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舟行再用前韵 其一

标题包含
舟行再用前韵 其一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 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神。 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乘船荡漾在苕溪上,感受春天的气息,家家户户门前榆树新绿如火。 老年仍然奔波于外乡,生病之后害怕面对春天的到来。 书院里聚集了许多才子佳人,他们用笔墨描绘了种种悲伤和喜悦。 他们一生的事业,就是努力让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留下一点印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苕溪:水名,源出浙江天目山,流入太湖。这里代指作者所在的地区。 2. 千门:形容众多的门户,这里指代城市。 3. 榆火:榆钱落的时节,即清明节,古代清明时用来取火。这里代指春天。 4. 儒馆:学校,这里指代文人聚集的地方。 5. 经济业:从事经济事业,这里指文人在国家经济方面的贡献。 6. 勉矣正逢辰:努力吧,现在正是好时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首句“一棹苕溪去”描述了诗人乘舟游览苕溪的场景,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接下来的诗句“千门榆火新”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体弱、害怕春天的感受。通过这一形象,诗人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担忧。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和敬仰。他称赞儒家学者们的才华横溢,认为他们的诗歌足以感动鬼神。这表达了诗人对文人的尊重和赞美。最后两句诗则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把握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怀,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文人墨客的敬佩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行再用前韵 其一》是南宋诗人仲并的一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金国衰落和蒙古崛起的动荡时期。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仲并作为一名南宋士人,对国家的安危和个人命运充满了忧虑。 这首诗创作时,仲并刚刚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他从一名地方官员被任命为朝廷命官,这意味着他将在京城度过更多时间,直面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这种人生际遇使他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内,朝廷腐败,民生疾苦;对外,蒙古军队不断南下侵扰,战争一触即发。这使得诗人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也激发了他关心国家命运的使命感。这首《舟行再用前韵 其一》正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以表达对国家现状的关注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