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荔枝

标题包含
咏荔枝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丘浚(1421年-1495年),字仲深,号琼台,谥文庄,广东琼州府(今海南)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丘浚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他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它那浑然天成的美好滋味,实在令人赞叹不已。可惜的是,这种佳果偏偏生长在遥远的岭南之地。
去完善
释义
“可怜”在此处意为“可惜”;“天涯”指偏远之地,这里特指岭南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明荔枝的地位,称其为“世间珍果”,并用“更无加”强调其无可比拟的价值。接着通过“玉雪肌肤罩绛纱”的比喻,将荔枝的外形描绘得极为生动形象,既展现了果肉的纯净剔透,又突出了外壳的艳丽色彩。 后两句则转入感慨:荔枝虽有绝佳的风味,却因生长在偏远的岭南而显得遗憾。这里的“可怜”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荔枝命运的惋惜,也隐含着对自己家乡风物虽美却地处边陲的淡淡惆怅。 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美味,更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读来余韵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代中期,岭南才子丘浚虽身居高位,却始终心系故乡。这首咏荔枝诗作于他入仕京师期间,正值盛夏时节。远在北方的他思念家乡风物,尤其怀念岭南那甘美多汁的荔枝。诗人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形色味,既表达了对故乡特产的喜爱之情,也流露出游子思乡的惆怅。此时的丘浚已过不惑之年,宦海沉浮让他更添几分乡愁,遂借咏荔抒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