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青垂柳线水平池。
芳径燕初飞。
日长事少人静,山茧换单衣。
箫鼓远,篆香迟。
卷帘低。
半床花影,一枕松风,午醉醒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低垂在水面之上,燕子在花香小路上刚刚起飞。夏日漫长而宁静,山中的人们穿着简单的衣服。音乐和香火渐行渐远,窗帘低垂。半边的床上洒满了花影,枕头下传来阵阵松涛之声,午间醉酒后醒来,一切显得那么安静和谐。
去完善
释义
1. 青垂柳线:指柳树绿色的枝条垂下来。
2. 水平池:这里指的是水池水面平静如镜。
3. 芳径:花香小径。
4. 燕初飞:燕子开始飞来飞去。
5. 日长事少:白天时间变长了,事情变少了。
6. 人静:人们都在安静休息。
7. 山茧换单衣:山间的蚕茧变薄,衣服可以换成单薄的衣物了。
8. 箫鼓远:形容音乐声渐渐消失。
9. 篆香迟:篆香是指烧香的烟雾,迟表示缓慢消散。
10. 卷帘低:放下窗帘让阳光照进屋里。
11. 半床花影:床铺上洒满花朵的影子。
12. 一枕松风:睡觉时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树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诉衷情》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在这首词中,朱敦儒通过对垂柳、燕子、阳光、山茧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的愉悦心情。
“青垂柳线水平池”一句,以垂柳和水平池为意象,展现出一幅宁静的画面。青翠的柳树枝条低垂,平缓的水池映照出柳线的倒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芳径燕初飞”一句,通过描写春天的使者——燕子开始飞翔的场景,点出了春天的到来。燕子在美丽的道路上飞行,预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日长事少人静,山茧换单衣”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宁静与舒适。白天变长,事情减少,人们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穿上轻便的山茧单衣,去感受春天的温暖。
下阕中,“箫鼓远,篆香迟。卷帘低”三句,通过对远处传来的箫鼓声和室内篆香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清幽环境。卷起窗帘,让阳光洒进来,让清新的空气流进来。
最后三句,“半床花影,一枕松风,午醉醒时”,是词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半床的花影,感受那沁人心脾的松风之声,陶醉在这美好的时光中,即使午醉醒来,也能感受到这幸福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词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南宋初年,那时国家正遭受金人的侵略,局势动荡不安。在这一特殊时期,诗人朱敦儒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而辞官归隐。在这段隐居生活中,他致力于诗词创作,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诉衷情》这首词中,朱敦儒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离乱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些情感都与他在南宋初年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紧密相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