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野人
乐哉林泉人,自得林泉趣。
渴则掬泉饮,健则穿林去。
几见幽鸟啼黄叶,聚薰入奏雪飞絮。
四时适吾意,万象为吾侣。
有人更问意如何,笑指岩前大松树。
阿呵呵,快活快活,有甚讨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快乐的如同居住在山林之间的人,自然而然地享受着山林的乐趣。口渴时便捧起清泉畅饮,身体健康时便在林间穿行游荡。时常可以看到那幽静的小鸟在枯黄的树叶间啼鸣,聚集的香气随着雪花飘扬在空中。四季都让我感到舒适,世间万物都是我的伙伴。如果有人还要询问我的感受,我就笑着指向山岩前面那棵大松树。哈哈哈,真是太快乐了,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
去完善
释义
《林泉野人》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词句注释:
1. 林泉野人:林泉,树林与泉水的组合,这里代指自然山林;野人,原意是指乡野之人或隐士,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2. 乐哉:表达快乐的感叹词。
3. 自得:自己感到满足的。
4. 趣:兴趣,兴致。
5. 掬:双手捧起。
6. 健:健康、精力旺盛。
7. 穿林去:穿过树林离去。
8. 幽鸟:深林的鸟类。
9. 黄叶:秋天的落叶。
10. 薰:香气。
11. 奏雪飞絮:形容冬天的景象。
12. 四时:四季。
13. 适吾意:符合我的心意。
14. 万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15. 侣:伴侣,朋友。
16. 如何:怎么样。
17. 岩前大松树:山岩前的巨大松树。
18. 阿呵呵:表示愉快的笑声。
19. 快活快活:表达快乐的重复词汇。
20. 有甚讨处:没有什么可以求取的地方,表示自己已经心满意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鄙夷。他以林泉野人的形象出现,表现了他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诗歌中提到了捧泉水解渴、穿过树林漫步等生活细节,以及四季景色的变换,都展现出了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喜爱。当他面对别人的质疑时,他选择了微笑回应,以大松树的屹立不倒作为自己精神的象征,表现出他的坚韧与超脱。整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力的修辞手法,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潇洒不羁与愉悦心情,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林泉野人》是宋代高僧释师范的著名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脱离世俗纷扰的向往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初,即北宋晚期到南宋初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以求心灵的安宁。释师范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同样受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因而创作了这首表达内心渴望的诗篇。
释师范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巧妙地运用了“林泉野人”这一意象,暗示了自己渴望摆脱尘世纷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