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德孺晚菊
屈原作离骚,采菊飧其英。
渊明赋归来,径荒菊犹荣。
此物有至性,名因君子成。
岂知时节过,不顾霜露凝。
岁华易晼晚,芳物随凋零。
艳色始独秀,馨香自孤清。
花似时美女,俗恶空娉婷。
由来品次定,横议那得争。
公如醉翁贤,雅好违世情。
三噢复三遶,莫逆如友生。
泛之黄金杯,愿言制颓龄。
更呼门下士,哦诗同倒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屈原创作了《离骚》,陶渊明赋了《归去来兮辞》,他们都赞颂过菊花之美。菊花有着高贵的品质,它的名字也因君子而成。尽管时节已过,但它并不畏惧霜露的凝结。岁月在悄悄老去,美丽的物品也会随着凋零。菊花最初的鲜艳颜色,和独有的香气显得孤独而高洁。它像当时的美女一样美丽,但人们总是对它有偏见,无法公正地评价。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品鉴已经有定论,无谓的争论也没有必要。那些优雅的人和诗人们都会远离世俗的情感。他们反复品尝着菊花的美,仿佛像真正的朋友一样。他们希望把菊花泡在金杯中,以此对抗衰老。他们更会呼唤自己的朋友们一起欣赏诗歌,共享这份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作品包括《离骚》等。
2.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被誉为“田园诗人”。
3.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其中记录了作者采摘菊花以餐的故事。
4. 《归来》: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之一,描述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5. 至性:本指人性中最好的部分,这里代指菊花的优良品质。
6. 艳色:鲜艳的颜色,此处比喻盛开的菊花。
7. 时女:流行的美女,此处讽刺那些只有外表而缺乏内涵的女子。
8. 娉婷:形容女子的美好姿态,此处用来讽刺世俗女子徒有其表。
9. 醉翁:即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字号是醉翁。
10. 雅好:高尚的爱好,这里指欧阳修对菊花的喜爱。
11. 三噢复三遶:形容多次欣赏菊花的情景。
12. 莫逆:非常要好的朋友,这里形容欧阳修与菊花的关系。
13. 黄金杯:指精美的酒杯,这里用来形容菊花的美丽。
14. 颓龄:衰老的年龄,这里指欧阳修希望菊花帮助他延缓衰老。
15. 哦诗:吟咏诗歌,这里指大家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菊花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菊花形象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诗人提到屈原和陶渊明都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菊花的美好品质。接着,诗人赞美了菊花坚韧不拔、纯洁高洁的品性,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以此表达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对朋友的描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韵德孺晚菊》是南宋诗人李处权所作。李处权生活于公元1174年至1232年,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李处权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金朝的压迫之下,民族矛盾尖锐。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纷纷抒发家国情怀,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李处权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也不例外。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次韵德孺晚菊》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好景色的欣赏,同时也寓含着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源于诗人对个人遭遇的反思,也源于他对时代变迁的观察。在这首诗中,李处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