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王宗杰

标题包含
寄王宗杰
谋拙材疏懒是真,岂堪为吏走风尘。 已知富贵非吾望,欲以诗书老此身。 为问折腰从斗米,何如白眼看时人。 闻君高卧辞冠冕,多幸佯狂亦有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公元1023年,卒于公元1104年,享年82岁。 刘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刘筠是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刘攽自幼受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其实我的谋划才能并不出众,而且天生懒散,实在不适合担任官职,奔波于俗世之中。我早已明白荣华富贵并非我所追求的目标,我只希望能够通过读诗习书来安享余生。有人可能会问我,为了一点微薄的薪水而弯腰曲背地去迎合他人,还不如用蔑视的眼神看待那些名利场中的人。听闻您深居简出,拒绝了官职的诱惑,我很荣幸能够和这样的狂放之人成为邻居。
去完善
释义
1. 寄:这里指寄赠诗给王宗杰。 2.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3. 王宗杰:生平事迹不详。 4. 谋拙材疏懒是真:表示自己才智不足且懒散成性。 5. 岂堪:怎能忍受。 6. 为吏走风尘:指做官忙碌,四处奔波。 7. 富贵非吾望:表示对富贵的淡漠。 8. 以诗书老此身:通过学习和写作度过余生。 9. 为问折腰从斗米:用陶渊明的典故,比喻屈身事奉权贵。 10. 白眼看时人: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对世俗不屑一顾的态度。 11. 高卧辞冠冕:指拒绝高官厚禄。 12. 多幸:幸运。 13. 佯狂:假装癫狂。 14. 亦有邻:也有相似的人。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宗杰的赞誉和对个人志向的追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刘攽对自己淡泊名利、甘愿以诗书为伴的人生态度。第一句“谋拙材疏懒是真”表明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愚笨、懒散的,这与第二句“岂堪为吏走风尘”相呼应,暗示他并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碌。 接着,第三句和第四句“已知富贵非吾望,欲以诗书老此身”表明他已经看透富贵并非他所追求的目标,而是希望通过阅读诗书来度过余生。 第五句“为问折腰从斗米,何如白眼看时人”则是对那些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不如用鄙视的眼神看待世俗之人。 最后两句“闻君高卧辞冠冕,多幸佯狂亦有邻”表示听说王宗杰辞去了官职,选择高卧山林,这让作者感到庆幸,因为他们都属于佯狂而有气节的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王宗杰》这首诗,出自于北宋文学家刘攽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069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王安石开始推行变法,政治斗争激烈。刘攽在朝为官,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理解。 刘攽与王宗杰交情甚好,然而由于官职调动,二人分离两地。在这首诗中,刘攽表达了对于好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朝廷政治现状的不满。 此外,刘攽还提及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战争、民生等问题。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攽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