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赞
一不爱乖崖傲物,又不爱像楼打楼。
饱谙世事慵开口,暗展双眉自点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释鼎需:南宋僧人,与辛弃疾等文学大家有来往,擅长书画。这首诗是他对自己的描述。
2. 爱:喜好、欣赏的意思。
3. 乖崖:人名,宋朝大臣张咏的别号,以刚直著称。在这里是指代像张咏那样性格刚直、傲慢的人。
4. 像楼打楼:比喻炫耀才华、争强好胜的行为。这里是对那些喜欢展示自己才华的人的讽刺。
5. 谙:熟悉的意思。
6. 双眉自点头:指面带微笑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释鼎需的这首《自赞》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首先,“一不爱乖崖傲物”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态度的不屑与反感。他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过于狂妄和自大。其次,“又不爱像楼打楼”则表达了对热衷名利、争强好胜之人的否定。这样的生活态度让诗人感到疲惫不堪,宁愿保持清静和低调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描述:“饱谙世事慵开口,暗展双眉自点头。”这两句表达的意思是,诗人虽然深谙世事,但他并不热衷于参与其中,而是保持一种沉默和低调的姿态。他的眉头舒展,表明他内心平和与宁静,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和自豪。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品质。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赞》是唐代诗人释鼎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世纪左右,即唐朝中晚期。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繁荣逐渐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释鼎需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热情。他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早年投身佛门,潜心修行。他在寺庙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当时的社会背景,唐朝由盛转衰,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然而,佛教却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佛门,寻求心灵的慰藉。释鼎需正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诗歌的形式宣扬佛教教义,关注民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