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项羽庙

标题包含
项羽庙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 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 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 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新(1925年-),原名李树文,字新,笔名李新、李新田、李心田等。原籍山东乐陵,生于河北交河。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抗敌剧社演员、编辑,晋察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我一生中,我有足够的勇气去抵抗强大的敌人,我绝不向恶势力屈服。尽管有很多英勇的江东子弟,但谁能真正明白我这个独一无二的杰出人才? 然而突然之间,危机四起,险象环生,各种压力纷至沓来。我的事业尚未完成,我的国家仍然需要我去守护。 自古以来,伟大的事业都是经过多次努力才得以成功,为什么我不能像那些英雄一样忍受失败,顽强地度过这个艰难时刻呢?
去完善
释义
1. 平生:这里指项羽的一生。 2. 虎力:比喻项羽的勇猛和力量。 3. 鼎可扛:形容力量之大,可以扛起鼎这样的重物。 4. 愤气:因愤怒而激起的斗志。 5. 咸阳:秦朝的都城,这里代指秦国。 6. 江东子弟:指项羽领导的江东地区的士兵。 7. 累千百:形容人数众多。 8. 谁知:很少有人知道。 9. 国士:国家的人才,这里指项羽。 10. 元无双:独一无二,无人可比。 11. 一夕:一夜之间。 12. 楚歌:楚国歌曲,这里指楚国的军歌。 13. 四面起:从四面八方响起。 14. 伯图:霸王的事业,这里指项羽的霸业。 15. 未就:没有完成。 16. 人怀邦:人们怀念故乡。 17. 再举:再次发动进攻。 18. 隐忍:忍耐克制。 19. 乌江:长江上游支流,项羽在此地自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项羽庙为题,表达了对西楚霸王项羽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诗中,作者首先赞扬了项羽英勇盖世、不可一世的英勇气概,同时指出他在面对强秦时,宁死不屈,愤然抵抗到底的决心和魄力。接着,诗人提到项羽率领的江东子弟兵人数众多,勇猛无敌,可是他却未能成为国家的救星,扭转乾坤。然后,诗人描述了在楚歌声中,项羽兵败如山倒,难以实现复兴家国的理想。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何项羽不选择忍辱负重,渡过乌江,以期东山再起,重振雄风呢?这首诗既有英雄末路的悲壮,又充满了理性的反思,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项羽庙》是唐代诗人李新的一首咏史诗,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敬仰和惋惜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代中期,大约公元750年至800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人们开始反思历史,关注国家命运,希望通过借鉴历史来为现实提供启示。因此,这个时期的咏史诗非常盛行,如杜甫的《秋兴八首》、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 李新是唐朝一位有抱负、有才华的诗人,他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很高的政治才干和文学素养。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受贬谪。这些坎坷的经历使他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现实的关注更加敏锐。在《项羽庙》中,他以项羽的故事为鉴,表达了对忠诚、勇敢、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唐朝现实的担忧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