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汴梁清明

标题包含
汴梁清明
连日风沙此日晴,东君有意作清明。垂鞭醉入宫城去,一片伤心画不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恽(1227年-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元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王恽出生于金朝末年,他的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金朝灭亡后,他成为元朝的官员,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省参知政事等职位。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多日风雨今日放晴,春天来临,到了扫墓祭祖的清明时节。我骑着马进城,饮酒微醺,情绪低落,却无法画出此刻的心情。
去完善
释义
1. 汴梁:古地名,今河南开封。 2. 连日风沙:指连续几天的风沙天气。 3. 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4. 宫城:封建时代皇帝居住的皇宫,这里特指汴梁的皇宫。 5. 伤心:这里指作者对故国山河破碎的悲痛之情。
去完善
赏析
首句“连日风沙此日晴”,诗人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起笔,连续几天都是风沙弥漫的天气,突然间又放晴了。这种天气的转变恰恰呼应了清明时节天气的多变特点。接着第二句“东君有意作清明”,东君指的是日神,这里借指春天。这句话意为春天的到来催发了清明时节。 第三句“垂鞭醉入宫城去”,写诗人骑着马拿着鞭子,带着几分醉意进入汴梁的宫城。“垂鞭”一词表达了诗人的潇洒态度,而“醉”字则揭示了诗人因扫墓祭祖而产生的悲伤之情。 最后一句“一片伤心画不成”,点明诗的主题,即诗人在清明时分的哀伤心情无法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这里的“伤心”不仅指个人之悲伤,也包括家国之痛、历史之悲等多种复杂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汴梁清明》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此时正值元朝建立初期,社会稳定,经济逐渐恢复。 王恽,字仲谋,河北赵县人,曾任元朝御史台经历、翰林院修撰等职,以文才出众而著称于当时。他在至元年间多次随皇子安西王出镇关中,对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深入了解。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汴梁(今河南开封),感受到了清明节时节的浓郁气氛,于是创作了这首《汴梁清明》诗。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元朝刚刚统一中国,社会较为安定。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踏青赏景,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王恽在诗中通过对汴梁清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