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宝钏香裙上玉梯。
云重应恨翠楼低。
愁同芳草两萋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宝贵的首饰和华丽的衣裙登上了玉石台阶。
厚重的云朵应该痛恨翠绿的楼阁太低。
忧愁如同繁茂的芳草一样充满生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宝钏:金属制成的镯头,是古代妇女的装饰品之一。这里代指华美的服饰。
2. 香裙:带有香味的裙子,也是古代妇女的装饰。
3. 玉梯:玉石台阶,用于形容建筑的华丽。
4. 云重:形容天气阴沉,云层厚重。
5. 翠楼:绿色的楼房,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美丽。
6. 芳草:指绿色的植物,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7. 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宝钏香裙”来形容女子的华贵着装,表达了她们登上玉梯时的优雅姿态。"云重应恨翠楼低"则以云雾笼罩高楼的景象比喻女子深重的哀怨之情。而最后一句"愁同芳草两萋萋"则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相融,借芳草的旺盛生命力隐喻女子的忧愁之情。全词表达了一种深沉且具有张力的情感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809年。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和人们欢愉的心情。在创作这首诗时,白居易正值中年,他曾任尚书省左丞,后因政治斗争被贬为江州刺史。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唐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中以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这首《浣溪沙》中,白居易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热爱。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面对人生波折时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这种情感与当时社会的发展背景相契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