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雄鸡报晓,天刚破晓,寒意尚存;黄莺啼鸣,京城一片春景。金碧辉煌的皇宫内,晨钟敲响,千家万户开始新的一天;玉石砌成的台阶上,文武百官列队等待皇帝的命令。花朵盛开,迎接即将出发的队伍,星星还未完全消失;柳枝轻拂,擦过旌旗,露水尚未蒸发。但在这美好的时刻,只有那些被称为凤凰池上的特殊宾客,才能用他们美妙的音乐来配合这阳春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紫陌:指京城郊野的道路。
2. 皇州:代指都城长安。
3. 金阙:皇宫。
4. 玉阶:皇宫的玉石台阶。
5. 仙仗:皇帝仪仗的美称。
6. 凤凰池:也称凤池,指的是中书省所在地。这里代指中书舍人贾至。
7. 阳春:古代楚国歌曲名,为当时的高雅乐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早朝为背景,描绘了大明宫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鸡鸣紫陌曙光寒”开篇,通过描述曙光微露时的场景,展现了朝会的庄重与神圣。接下来的诗句“莺啭皇州春色阑”则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为诗作增添了些许浪漫气息。
接下来的四句“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通过对宫殿、晓钟、玉阶、仙仗、剑佩、星、柳、旌旗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早朝画面。这些元素不仅象征着皇家气派,还体现了朝廷的威严。
最后两句“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则以感叹收尾,表达了对中书舍人贾至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凤凰池”代指朝廷,而“阳春一曲”则暗示贾至的诗才横溢。诗人认为只有像贾至这样的才子才能吟出如此美妙的诗篇,其他人恐怕难以企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正值安史之乱前夜,唐朝社会繁荣昌盛,但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个时期,岑参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直到天宝三年才进士及第。此后,他历任地方官职,因政绩突出而受到朝廷的重视。然而,由于他在政治上持中立立场,不愿卷入权力斗争,因此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更高的成就。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随着唐玄宗的年老昏庸,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此外,当时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宫廷生活,以诗歌唱和为乐,这也为岑参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