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论灰青色

标题包含
论灰青色
颜色深沉不好看,灰头灰项不新鲜。 只因翅皱长牙齿,鬭相凶顽必抢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贾似道(1213年-1275年),字师宪,号悦生、秋壑,浙江台州人。南宋晚期权臣、文学家,宋理宗赵昀的宠臣。 贾似道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父亲贾涉曾任淮东制置使,母亲胡氏是宋宁宗的玄孙女。贾似道年轻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鸟儿羽毛色泽黯淡无光,脸上也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只因为它的翅膀上生有坚硬的鳞片和尖锐的喙,所以它在争斗时总是冲在前面,显得十分凶猛。
去完善
释义
1. "颜色深沉":这里指的是事物的外表颜色,形容事物外表并不鲜艳明亮。 2. "灰头灰项":指颜色暗淡的头部和颈部,这里用拟人手法表达事物的整体形象并不新鲜独特。 3. "只因翅皱":因为翅膀有褶皱。 4. "长牙齿":带有锋利尖锐的牙齿。 5. "斗相":争强好胜的表现。 6. "凶顽":野蛮凶猛的行为。 7. "抢前":争先恐后的意思,这里表现的是事物之间激烈的竞争关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灰青色”为主题,从视觉和寓意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描绘。首先诗人描述了灰青色的外观特征:“颜色深沉不好看,灰头灰项不新鲜。”这里的“灰头灰项”是指鸟类的羽毛颜色暗淡无光,与“新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用“深沉”来形容这种颜色的特点,暗示了灰青色的低调和不张扬。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对灰青色表面的描写,而是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灰青色背后的内在精神:“只因翅皱长牙齿,鬭相凶顽必抢前。”这里,诗人赋予了灰青色以生命和性格,展示了其内在的坚强和力量。虽然外表低调,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灰青色却能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斗志。 总的来说,这首《论灰青色》通过对灰青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人生哲学。他以灰青色为载体,表达出对内在品质的关注和对顽强意志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论灰青色》是宋朝著名诗人贾似道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年间(1225-1264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朝廷腐败,政治黑暗。 贾似道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其家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也历任地方官职。然而,在宋理宗时期,朝政日益腐败,宦官当权,官场黑暗。贾似道眼见国家危机重重,却无力回天,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 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金兵南下侵扰,朝廷内忧外患,政权岌岌可危。同时,科举制度虽然选拔了一部分人才,但官僚机构臃肿,贪污腐败严重,导致民间疾苦日深。贾似道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士人,对这种状况深感痛心。 《论灰青色》这首诗表达了贾似道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他以灰青色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诗句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在这首诗里,贾似道以灰青色的基调,传达出他作为一个士人对时代的不满、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