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孔雀
烟花虽媚思沈冥,犹自擡头护翠翎。
强听紫箫如欲舞,困眠红树似依屏。
因思桂蠹伤肌骨,为忆松鹅损性灵。
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缕一星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烟花的美丽让人陶醉,但仍要警惕保持清醒头脑。听着悠扬的紫箫曲,就像在舞蹈中徜徉;疲倦了就在红树下小憩,仿佛依傍着屏风一般舒适。
不禁想起那伤害我肌肤和骨头的桂树蛀虫,又忆起那损伤我本性的松树上的天鹅。整日在这春风中享受,但终究无法完全沉浸其中,只能在首饰笔和金色丝线上品味这点点滴滴的乐趣。
去完善
释义
烟花:这里指春天的花。
沈冥:同“沉冥”,深沉的样子。
强听:勉强听着。
紫箫:紫色的箫。
依屏:依靠屏风。
桂蠹:指伤害身体的因素,这里是作者在表达病痛的困扰。
松鹅:指损伤精神的东西。
钿毫金缕:形容羽毛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病孔雀》这首诗描绘了孔雀的病态美,通过对孔雀外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首句“烟花虽媚思沈冥”中的“烟花”代指春天繁华的景象,“思沈冥”则暗示了诗人的忧虑和思考。接着的“犹自擡头护翠翎”则表现了孔雀虽然疾病在身,但依然保持高傲的姿态。接下来的两句“强听紫箫如欲舞,困眠红树似依屏”,以舞蹈和睡眠两种状态对比,描述了孔雀顽强的生命力和无奈的处境。
而后四句则是诗人的感叹与同情:“因思桂蠧伤肌骨,为忆松鹅损性灵。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缕一星星。”诗人联想到孔雀的疾病可能源于桂樹之虫害,也可能因为思念松树上的天鹅而伤了心性。最后一句“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缕一星星”,以春风无法将孔雀唤醒的场景收尾,展示了孔雀病重至极的状态。整首诗寓情于物,借孔雀之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观,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匠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孔雀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病弱的孔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诗人皮日休以及他创作这首诗的时间背景。皮日休生活在唐朝晚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这使得他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皮日休创作了许多反映自己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其中就包括这首《病孔雀》。
其次,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病弱孔雀的同情和理解。这可能反映了诗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困苦和挫折。通过描述孔雀的病态之美,诗人传达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同时,这也是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表现。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唐朝晚期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皮日休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和知识分子,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心体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因此,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不能忽略这一重要的历史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