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紫石硖
一櫂从来十五年,眼中髣髴旧山川。
砚材犹伏岩深处,已吐鹅溪素上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叶扁舟十五载,眼前景色如昨。
砚台深藏山中,却已露出清新的墨汁。
去完善
释义
1. 一櫂:一棹,划船的意思。这里指诗人乘船。
2. 十五年:诗人离开紫石硖的时间距离写这首诗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年。
3. 髣髴:仿佛,隐约的样子。
4. 砚材:砚台的材料。这里特指紫石硖的砚台材料。
5. 岩深:山岩深处。这里指紫石硖山岩深处的砚材。
6. 鹅溪:鹅溪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广东省肇庆市的端溪。
7. 素上烟:形容砚台上显现出的白色烟雾状花纹。素,白色;上烟,升腾的烟雾。
去完善
赏析
《入紫石硖》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曾丰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中,作者以自己十五年的游历为线索,将眼中的山水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砚材、巖深处的岩石以及烟雾缭绕的远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通过对紫石硖独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多年游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入紫石硖》是南宋诗人曾丰的著名诗作,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在这首诗中,曾丰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紫石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曾丰,字幼度,号撙斋,晚号橐山老人、石矶渔父,江西抚州南丰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后被荐举为太学上舍生,历任州县官吏,颇有政声。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性格和坚定的立场,多次遭受权臣的排挤和打击。
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内部矛盾仍然严重。这一时期,儒家士大夫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倡导务实之风,力图改革弊政。曾丰作为一位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这首《入紫石硖》中,曾丰通过对紫石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虽然曾丰一生坎坷,但他的诗歌作品却充满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