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怀

标题包含
秋怀
明月从东来,幽窗光炯炯。 疏窗一尺许,写我肩与顶。 可怜窗下心,愧此窗上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无法找到关于"罗公升"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够详细,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明亮的月光从东方照来,穿透窗户洒满屋内,光彩熠熠。窗户只有一尺宽,映照出我的肩膀和头顶。令人怜惜的是,窗户下的人儿呀,在这明亮的光线下显得羞愧难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炯炯:明亮的样子。 2. 疏窗:指窗户稀疏。 3. 写:此处意为投射。 4. 心:这里可以理解为心情或情感。 5. 愧:感到羞耻或者惭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感慨。首句“明月从东来,幽窗光炯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氛围,展现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使得诗人感受到光明与寂静的景象。次句“疏窗一尺许,写我肩与顶”则强调了诗人的姿态和形象,他在窗前站立,身体轮廓被月光映照在窗户上。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窗下心,愧此窗上影”则为整首诗的核心,是诗人对自己的灵魂拷问。窗下的诗人内心充满无奈和哀伤,相比之下,窗上的影子却显得平静安详。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感到羞愧,也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明月的映衬,以窗户为载体,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突显出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怀》是南宋诗人罗公升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75年,即南宋末年。当时,元朝已经崛起并逐渐统一中国,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罗公升在这一年中担任抚州刺史,面对国家的动荡局势,他深感忧虑和悲痛。 罗公升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参与抗金战争,立下赫赫战功。但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他却因直言劝谏而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心系国家,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命运。在他的心中,祖国的安宁和繁荣比个人的荣辱更为重要。 在《秋怀》这首诗中,罗公升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他以秋风的萧瑟、秋叶的凋零来象征国家的衰败和民族的苦难。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希望。他希望祖国能够度过这场灾难,重新焕发生机。 总的来说,《秋怀》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罗公升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对民族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优秀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