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青梅又是花时节。粉墙闲把青梅折。玉登偶逢君。春情如乱云。
藕丝牵不断。谁信朱颜换。莫厌十分斟。酒深情更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光烂漫又见青梅开花。闲暇时在粉墙上采摘青梅。意外地在玉阶上遇到佳人。春日的情感如同混乱的云朵。
纤细的藕丝难以割断,谁能相信红颜已改。不要拒绝满杯的酒,因为酒意越深,感情也越真挚。

去完善
释义
1. 青梅:植物名,此处象征少女的青春。
2. 花时节:指春天,花朵盛开的季节。
3. 粉墙:指白墙面或美丽的女子。
4. 闲:表示悠然自得的状态。
5. 把:动词,用手拿着。
6. 玉登:古代女子的鞋子。
7. 偶:偶然,意外。
8. 君:你,这里指那位偶遇的女子。
9. 春情:春天的景象,也可以象征女子的青春情怀。
10. 如:像……一样。
11. 乱云:纷乱的云彩,形容杂乱无章的事物。
12. 藕丝:莲藕的丝,可以喻指藕断丝连的感情。
13. 牵不断:无法割断,形容难舍难分。
14. 谁信:谁能相信。
15. 朱颜:红润的面容,也指女子的青春美貌。
16. 换:改变,消逝。
17. 莫厌:不要嫌弃。
18. 十分斟:尽情地喝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菩萨蛮》以轻盈柔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男女之情。首句“青梅又是花时节”点明了季节,暗示了春天到来,而“粉墙闲把青梅折”则进一步描绘出春日里悠闲的生活场景。接着的“玉登偶逢君”将故事的主人公引入画面,“春情如乱云”一句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澜。
下片通过“藕丝牵不断”表达了情感的执着与坚定,“谁信朱颜换”则流露出世事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莫厌十分斟。酒深情更深”更进一层,借饮酒抒发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全词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90年前后,正值北宋中期。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汴京(今河南开封)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之仪作为文人雅士的一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和政治家。然而,此时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宦官、权臣当道,导致官场黑暗。
李之仪在年轻时曾积极参加科举考试,虽未及第,但仍被推荐为官。他在官场上经历了诸多挫折,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面。这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菩萨蛮》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