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舁石行

标题包含
舁石行
沙河塘路飞晴泥,夹道睨立如凫鹥。 千夫舁石自何所,相以柝节当鼓鼙。 一夫流喝相和答,声与步应如采齐。 观者跼蹐汗通下,彼独闲暇轻如携。 此石非是装玉砌,此石非是筑金堤。 不为文陛仪禁卫,定作润础承榱题。 俨然一柱方峙立,何者偃植为拱枅。 呜呼自昔良工心独苦,大材小用俱难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晴朗天气下,沙河塘边的道路泥泞不堪,两旁矗立的行道树如同栖息的水鸟。 成千上万的劳工从何处搬运巨石?他们用木槌敲击着节奏,就如同击鼓。 一个搬运工在吼叫,其他人在回应,声音和步伐相互配合得如此协调。 旁观者们看得紧张出汗,而他们却轻松自如得好像在散步。 这些石头并非用来装饰宫殿,也并非用来修建河堤。 它们不会被用作皇宫的守卫,但必定会用来作为房梁的基石。 这块石头像一根立柱,坚定地站立着,为什么有人会把它弯曲成拱门呢? 唉,自古以来,好的工匠总是孤独的辛苦劳作,他们的才能常常被埋没,大材小用实在难以忍受。
去完善
释义
1. 沙河塘:位于浙江金华的一条河名,即今天的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这里用来指代许及之所在的地理位置。 2. 飞晴泥:形容晴天道路泥泞的状况。飞晴,晴朗的天气;泥,道路泥泞。 3. 夹道睨立:在路边旁睨站立。夹道,道路两旁;睨立,斜视站立。 4. 凫鹥:水鸟名,即野鸭、水鸡等水上鸟类。这里用以形容搬运工人在路旁的聚集情形。 5. 千夫舁石:一千个工人共同搬运石头。千夫,一千个人;舁石,抬举石头。 6. 何所:哪里。 7. 相以柝节当鼓鼙:用击打木鱼的声音代替敲锣打鼓的节奏。柝节,木鱼声;鼓鼙,鼓和鼙的合称,古代军队中的指挥乐器。 8. 一夫流喝:一个人高声喊叫。流喝,大声呼喊。 9. 观者跼蹐:观看的人局促不安。跼蹐,拘谨不自然的样子。 10. 汗通下:汗如雨下。通下,雨下的样子。 11. 闲暇轻如携:轻松自在,如同携带一样轻便。 12. 文陛仪禁卫:皇帝的宫殿前的守卫。文陛,皇帝宫殿前的台阶;仪禁卫,负责警卫皇宫的卫士。 13. 润础承榱题:润泽房柱基石,支撑椽头。润础,湿润的基石;承榱题,承接椽头的支柱。 14. 方峙立:正正方方的耸立着。方峙立,四方耸立。 15. 偃植:倾倒的树木。偃,倒下;植,树木。 16. 拱枅:屋顶上的横梁。 17. 大材小用:有大才的人却只能从事低微的工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劳动场景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搬运巨石劳动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劳动者的辛勤努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劳动者辛苦付出却难以得到应有尊重和回报的关切和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舁石行》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描绘劳动者艰辛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劳动者抬石的苦役生活。 在当时的南宋社会,许及之作为一名士人,对底层劳动者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 此外,嘉泰年间正值南宋末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许及之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