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z6光上人
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
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头洴澼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书写的时候如有神助,笔下的文字如同飞龙起舞。就像那遥远的高山和云雨瞬息万变,我的才情也让人难以捉摸。曾经有人说,严寒之中涂抹龟膏可以预防冻伤,如今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们,应该会想起江边的洗衣妇人为生活奔波劳碌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1. 龙蛇:在此喻指书法或文章雄健有力。出自唐代杜甫的《赠张垍》诗:“虎将如罴士,鱼服委蛇君。”
2. 天池:天上的池子,形容高远之处,此处借指帝都长安。出自汉代班固的《西都赋》:“天文赤字,地裂黄泉。”
3. 雷雨:比喻激烈的战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夏四月戊申,彗星出于参。”
4. 变逡巡:形容变化无常。出自汉代班固的《东都赋》:“登玉辂,乘翠云,降望火宫,周旋高祖之庙。”
5. 寄言:寄去的话语,此处指寄信或捎口信。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春,王正月,城内冢宰,子仪卒。”
6. 昔日:过去的日子,引申为往昔。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7. 不龟手:即不皲手。出自《庄子·外物》:“惠子曰:‘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8. 应念:应该想到。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李广巧妙,天下无双。”
9. 江头:江边。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戍楼望断是江陵,长信宫中小糠青。”
10. 洴澼人:指漂洗衣物的人。出自《庄子·外物》:“故邑之水浊者,潘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首句“笔下龙蛇似有神”赞美了书法家笔走龙蛇、挥洒自如的技艺,仿佛得到了神助。次句“天池雷雨变逡巡”则以自然景象作比,形象地描述了书法艺术变化的迅疾与微妙。颔联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一方面羡慕书法家有如神助的技艺,另一方面却担忧他们可能忽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需求。结尾两句中,诗人提醒书法艺术家们要关注民生,关注劳动者的辛劳,体现出诗人高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z6光上人》是唐朝诗人陆希声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
在开元年间,陆希声身处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社会环境。当时,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形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然而,这种表面上的繁华并不能掩盖民间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公。在这样的背景下,陆希声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传达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
陆希声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挚友的思念之情。这位名叫z6光的僧人是陆希声的知己,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人不得不分隔两地,这让陆希声感到十分思念。因此,他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