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闲
过眼光阴发样多,几年客路叹奔波。
已抛南楚云千嶂,旋买东湖雨一蓑。
好景賸将诗料理,闲愁全靠酒消磨。
如今世事都看破,冷笑侯王梦螘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的时间,我看到很多事情在变化;这些年来,我在外奔波的路上不禁感叹。我早已把南方的千山万水抛在脑后,现在却回到这里购买东湖的雨衣。这里的美丽景色让我想把它们用诗歌记录下来;而闲暇时的忧愁则只能靠美酒来消除。如今,我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事情,对于那些为了权位而争斗的君王们,我只报以冷笑。
去完善
释义
1. 过眼光阴:时间过得飞快;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 南楚:即南楚之地,泛指南方的楚国地区。
3. 云千嶂:指山脉连绵不断的样子。
4. 东湖:武汉东湖,这里是比喻,具体地点并无关系。
5. 賸将:剩下,仅能。
6. 候王:诸侯和王者的统称,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贵族或权贵。
7. 螘窠:蚂蚁窝,喻小洞窟,小房子。这里指富贵人家。
去完善
赏析
《喜闲》是南宋诗人史弥宁的作品。这首诗以诗人自己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他在辞去官职、回归田园生活后的喜悦与感悟。全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以及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
首联“过眼光阴发样多,几年客路叹奔波”描述了诗人过去的忙碌生活。时光荏苒,诗人多年来在旅途中奔波劳碌,感叹世事无常。
颔联“已抛南楚云千嶂,旋买东湖雨一蓑”中,“南楚云千嶂”指代过去为官的日子,而“东湖雨一蓑”则暗示诗人已经辞官归隐。这一联表明诗人已经放下了过去的种种烦忧,开始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颈联“好景賸将诗料理,闲愁全靠酒消磨”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他用诗歌记录美好的风景,用美酒驱散内心的忧愁。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如今世事都看破,冷笑侯王梦螘窠”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表示自己已经看破了世间的名利纷争,对那些追逐权贵的侯王们感到不屑。这句诗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也彰显了其卓然不群的个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闲》是南宋诗人史弥宁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孝宗时期(公元1163年-1189年),这一时期正处于南宋与金国的对峙阶段。
史弥宁生活在当时的江南地区,这里商业繁荣、文人墨客云集。他本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饱读诗书,颇有才情。然而在他青年时期,南宋朝廷腐败无能,金国屡屡犯境,边境烽火不断,民生疾苦,这使他感到忧虑和痛心。
在这段时间里,史弥宁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入朝为官,却因正直敢言而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小官。在地方任职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内忧外患。因此,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