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洲

标题包含
南洲
赡部那边沙际间,哄然魔子恣纵横。 周金刚带不平气,勘破却从潭上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那遥远的沙漠地带,恶魔肆意横行。 愤怒的周金刚带着一股不平之气,决心要探个究竟。
去完善
释义
《南洲》:该诗选自《宝卷·晓钟》,是明代僧人释普宁的诗作。 1. 赡部:佛教术语,又称“楞伽”或“泥婆罗”,即现今的尼泊尔一带。 2. 沙际间:指江河湖泊的水边地带。 3. 魔子:佛教术语,指受到魔障困扰的人。 4. 周金刚:又称为“周匝金刚”,禅宗的公案之一,描述的是五祖弘忍要求僧徒们各述心得时,神秀呈上偈颂的场景。 5. 不平气:形容愤懑不平的情绪。 6. 潭上行:《五灯会元》记载了一个禅宗的故事,其中有一则关于玄策禅师在龙潭山的禅院修行的事迹。此处借指在禅宗修行的过程中寻找领悟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南洲》,是释普宁写的一首咏史诗。“赡部”是指古代印度的称谓,这里代指佛教发源地印度;“沙际”是沙漠的边缘,也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诗人以印度为起点,描述了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过程中,各种魔子的肆意横行和影响。 “周金刚”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他性格刚正不阿,洞察力敏锐,堪破了世间的各种虚幻。诗歌通过描绘周金刚的正义形象,揭示了禅宗的思想观念:当面临困境时,要勇敢地去破解难题,不要被邪恶的力量所干扰,坚守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又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神风貌。通过将佛教历史和人物融入诗中,作者寓意着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韧不屈,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方能达到解脱之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洲》是南宋诗人释普宁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79年至1282年之间,这是南宋灭亡、元朝初年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释普宁作为一位佛教僧人,见证了国家衰亡和社会动荡的现实。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宋朝皇室被蒙古族建立的大元帝国取代,社会政治秩序发生了重大变革。民族矛盾激化,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释普宁用他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南洲》诗中,释普宁以南洲为象征,表达了南宋国土沦丧的悲凉之情。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借物言志,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作为一个僧人对禅宗修行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