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
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从。
人心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嶷峰。
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死已久,何人继其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兄弟之间如同陌生人一般,别人又怎么能介入进来呢?
人心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却如同山海般厚重深远。
轻易地托付给朋友的事情,却好像隔着九嶷山那样遥不可及。
花多了必定会早早凋谢,桃李这样的树木还比不上松树的生命力顽强。
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友谊已经很久远了,又有谁能够继承他们的足迹呢?
去完善
释义
《人心》是宋代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下面是诗词的注释:
1. 兄弟尚路人:这里指兄弟之间尚且存在隔阂,如同陌路之人。
2. 它人:其他人。
3. 安可从:怎么能亲近信任。
4. 方寸间:形容心灵狭小的地方。
5. 九嶷峰:湖南省南部的一处山峰,相传舜帝死后葬于此地。
6. 多花必早落:比喻过于追求名利的人往往不得善终。
7. 桃李不如松:桃李树的花容易凋谢,松树则四季常青,用以比喻短暂和永恒的区别。
8.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春秋时期的一对好友,他们之间的友谊被誉为千古美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人心》是宋朝诗人邵雍的一首哲理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揭示了人们之间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诗歌表达出作者对人心的理解和洞察,具有深沉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邵雍通过对兄弟关系的否定,提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如同陌路,“弟兄尚路人,它人安可从”,表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难以建立真正的信任和依赖。这种观点虽然消极,却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人心,“人心方寸间,山海几千重”,形象地展示出人心的深邃和奥妙。这里以“山海”来形容人心,使人心在广袤无垠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沉重,表现出诗人对人的内心的独特洞察。
紧接着,“轻言托朋友,对面九嶷峰”,强调了人们对朋友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面对朋友,我们往往报以极高的期望,但实际上,人与人的关系可能脆弱得如同一座高山一样无法逾越。这里的“九嶷峰”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障碍。
随后,“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表达了作者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感慨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美好的事物往往不能持久,如同花朵容易凋谢,桃李也不及松柏坚韧长寿。这里揭示的是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最后,邵雍发出呼唤:“管鲍死已久,何人继其踪。”他渴望出现像管仲、鲍叔牙那样的知音,但这样的友谊已经成为历史,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继承他们的情谊呢?此处的反问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深深怀念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类社会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体现出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哲学修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哲学家邵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人心》。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多变,以及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共存的现象。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邵雍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在学术界和政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人生的感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北宋时期,儒家文化盛行,士大夫阶层受到重视,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邵雍作为一位文人学者,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儒家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诲。同时,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邵雍在这首《人心》中,通过对人心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心是善恶并存的,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这既是对人性的揭示,也是对社会的反思。在创作这首诗时,邵雍也许是在提醒人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向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