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刊工程礼
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
刻画工夫初亦苦,终然芒角了无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金和石头雕凿得如同美玉一般,这就是进入诗歌殿堂的秘诀。开始时雕刻的过程确实辛苦,但最后却能做到毫无瑕疵。
去完善
释义
《赠刊工程礼》注释如下:
1. 镂金镌石:指用金子或石头雕刻的工艺品,这里用来形容诗歌创作的精心雕琢。
2. 切瑶琨:瑶琨是玉石的一种,这里用来形容优美的诗句。
3. 不二门:佛教用语,表示唯一的道路或真理。在这里,诗人表示诗歌创作是他的唯一追求。
4. 刻画:指在器物上刻画出图案或文字。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用心。
5. 初亦苦:刚开始的时候还很辛苦。
6. 终然:最终。
7. 芒角:物体的棱角。
8. 了无痕:形容物体表面光滑,没有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赠刊工程礼》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描绘诗歌创作的佳作。这首诗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句“镂金镌石切瑶琨”,诗人用“镂金”、“镌石”、“切瑶琨”三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来形容雕刻工艺的精细和高超。这里的“金”、“石”、“瑶琨”都是珍贵的材料,暗示着诗人把诗歌创作视为一项无比崇高的事业。同时,这些词语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
次句“深入诗家不二门”,诗人强调只有深入到诗歌创作的精髓之中,才能领悟到诗歌的真谛。这里的“不二门”是一个佛教术语,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境界。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第三句“刻画工夫初亦苦”,诗人描述了诗歌创作的艰辛过程。这里“刻画工夫”是指诗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过程,而“初亦苦”则说明了诗人在这段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一句“终然芒角了无痕”,诗人通过对创作成果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高度自信。这里的“芒角”是指作品的锐气和锋芒,而“了无痕”则意味着这些锐气和锋芒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却没有任何瑕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它不仅赞美了诗歌创作的高尚品质和精湛技艺,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对完美作品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赠刊工程礼》是南宋诗人方回的作品。据史书记载,方回(1197年-1267年)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其诗作主要创作于南宋晚期,特别是他辗转各地担任地方官时期。
在南宋晚期,政局动荡不安。金人南侵、蒙古崛起,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在此背景下,南宋朝廷对内重视文学之士的选拔和培养,对外积极寻求与蒙古和金人的和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方回作为南宋晚期的文人,有抱负却无法实现,只能以诗歌为寄托,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诗人在担任地方官期间,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感慨万分。在这首诗中,他赞扬刊工辛勤劳动的精神,对工程技艺表示敬意。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关注,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建设的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