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标题包含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之仪(1038年-1117年),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人。北宋文学家,尤工词,为当时“苏门四学士”之一。 李之仪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李纬是进士出身,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李之仪自幼聪颖...查看更多
孤单双子星777
去完善

译文
偶尔走到高台远望,春天的风光已经去了三分之一。重复交织的江山景色让人更加动情。风中的花朵虽然飘落却有姿态,但烟雾般的柳絮落下时却毫无痕迹。 年岁已大,早已因为伤感而神伤,更何况那过去的遗憾还在心头萦绕。这满眼的忧伤应该与谁来分享呢?或许只有台下的草木无法理解吧,它们并不能追忆那些曾经在这里驻足的人。
孤单双子星777
去完善
释义
1. 凌歊台:位于今安徽省当涂县,是南朝齐武帝时的一处著名建筑。 2. 三分:指春天的三分之一时间已过,这里暗示春天已去大半。 3. 江山重叠:形容江山的壮美与层次感。 4. 风花飞有态:描述风中的花朵飘飞的优美姿态。 5. 烟絮坠无痕:形容柳絮落地后无痕迹可寻。 6. 那堪:表示无法忍受。 7. 旧恨仍存:表示过去的遗憾或痛苦仍然存在。 8. 清愁满眼:表示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 9. 忆王孙:这里可以理解为怀念远方的人。
孤单双子星777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登凌歊台感怀”为题,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感慨和对往事的回忆。首句“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写作者偶然登上凌歊台,发现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接下来的“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描绘了江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哀伤。风吹花落,烟絮飘零,这些景象都触发了作者心中的感伤之情。 下片“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写出作者近年来已饱受感伤之苦,而过去的遗憾仍然萦绕在心头。满怀的清愁无法与别人倾诉。最后一句“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则是作者的想象:也许只有台下的那些草,还不懂得回忆王孙(作者自己)的痛苦。这句既是对自己的安慰,也是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渗透的感伤情绪以及对岁月逝去的无奈,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孤单双子星77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孤单双子星77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