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书怀

标题包含
春日书怀
自怜童穉色凄凉,偃伏田庐岁月长。 用拙漫令文有冢,避愁不惯醉为乡。 春来雨禁鸟乌乐,天末风回鸿鴈行。 轩冕山林两无得,讳穷徒觉意苍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炎(1909年-2007年),原名王树声,字子龙,号雨田。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学者和艺术教育家,被誉为“书坛泰斗”。 王炎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顾影自怜孩童时显得孤苦伶仃,一辈子在田间住宅度过漫长岁月。依靠勤奋努力尝试把文章写得更好,却并未掌握。为了避免忧虑,不想再借酒消愁。春日里降雨使得鸟儿欢乐,遥远的天际间,大风卷过雁群飞翔。富贵的官宦生活与静谧的山林生活皆不可得,逃避贫穷也越发让人迷茫。
去完善
释义
1. 童穉:指儿童时期,这里作者以童穉形容自己因为颜色(容貌)的憔悴和凄凉。 2. 偃伏:意为隐退。偃,指倒下、俯下;伏,即隐匿。 3. 田庐:农田和居所,这里是作者生活的场所。 4. 用拙:比喻才能低劣的人,这里作者自嘲。 5. 文有冢:这句是指文章的坟墓,这里用来表达自己在写作上的困境。 6. 避愁:摆脱忧愁。 7. 不惯:不适应。 8. 鸟乌:泛指鸟类。 9. 天末:天边。 10. 鸿鴈:大雁。 11. 轩冕:古代高级官员的车乘和冠冕,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12. 山林:这里指隐士生活的地方。 13. 讳穷:忌讳谈及贫穷的事。 14. 意苍茫:内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去完善
赏析
《春日书怀》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世界和对生活态度的诗。诗中的“自怜童穉色凄凉”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的童年时光的哀怜和感伤。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诗人成年后长期在家乡生活的情景。他虽然才能有限,但依然坚持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忧虑和烦恼。 诗歌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春雨停止后,鸟儿欢快地鸣叫;天边的风吹过,大雁排列成行飞翔。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山林,他都未能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这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