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独不见

标题包含
杂曲歌辞:独不见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风催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余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曾游历全国各地,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终究是独自一人,望穿秋水也等不到你的归来,只能暗自垂泪,这份思念又有谁能懂得呢?
去完善
释义
春蕙:春天的蕙兰;莎鸡:昆虫名,即纺织娘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思妇视角展开,开篇通过"白马"、"黄龙"点明游子身份,随即用"天山三丈雪"渲染出边塞环境的恶劣。中间段落巧妙运用春秋对比、物候变迁的手法,借景抒情,将时光流逝与相思之苦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桃今百余尺"两句,通过具象化的描写,将漫长等待中的失落与惆怅刻画得入木三分。结尾处"终然独不见"收束全篇,将孤独与哀伤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宏大的时空跨度,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李白游历边塞时期。此时的李白虽有报国之志,却常感怀才不遇。他目睹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又联想到自身境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中借思妇怀念远征丈夫之情,抒发了对人生离别的深沉思索。天宝年间,大唐与西域诸国时有征战,无数男儿戍守边关,诗人以独特的浪漫主义笔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完美融合,写就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边塞思情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