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谢潘令卫惠松木

标题包含
谢潘令卫惠松木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柏,翦伐既就皆丸丸。 我今朴斵遂有日,居处可望庵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髙谈。 古人骨朽髙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渊明诗来犹可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杜甫想要得到千万间宽敞的住房,能庇护天下的贫寒书生都能露出欢颜。 感叹我这狭小的房子破败已久,风吹雨打让墙壁损坏。 我想要修筑一些简陋的茅草房,却找不到合适的山林资源。 谁能想到那些坐在华丽房屋里的人,竟然愿意为这些狭窄的小屋感到痛心。 有人送给我南边的松树和柏树,砍伐整齐后就变得圆圆的。 我现在就开始进行粗略的修建,住的房间马上就能变大变宽敞。 这才知道杜甫的理想并不是空话,用宽广的房屋去庇护贫寒的知识分子。 古人的高尚品德已经消失殆尽,现在的人都变得很吝啬。 如果能让大家都像您这样拥有清澈的眼光,古人的美好品德就能得到传承。 我听说陶渊明曾经感谢他的主人,仅仅因为一顿简单的饭菜。 你今天的恩情比我吃一顿饭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陶渊明的诗我也能做到。
去完善
释义
1. 子美:即杜甫,字子美。这里引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2. 广厦千万间:比喻宏大的居所。 3. 大庇:广泛庇护。 4. 寒士:贫寒的士人。 5. 俱欢颜:一起欢乐。 6. 嗟我:感叹我的境遇。 7. 疏陋:简陋。 8. 风飘雨剥:风吹雨打。 9. 堵不环:墙壁破损。 10. 茅茨:茅草屋顶。 11. 小编葺:略加修整。 12. 斤斧:斧头。 13. 四顾:四处张望。 14. 无山:没有山林资源。 15. 潘郎:指潘令卫。 16. 华屋:豪华的房屋。 17. 肯为:怎么会为。 18. 湫隘:低洼狭小的地方。 19. 兴:引起。 20. 永叹:长久的叹息。 21. 惠以:赠予。 22.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 23. 松柏:松树和柏树。 24. 翦伐:砍伐。 25. 既就:已经完成。 26. 丸丸:树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27. 朴斵:原木做成的家具。 28. 遂:成功。 29. 有日:很快。 30. 可望:预期。 31. 庵冗宽:指房子宽敞。 32. 方知:才懂得。 33. 高义:高尚的品行。 34. 习为:习惯于。 35. 鄙吝:吝啬。 36. 风俗悭:风气拘谨。 37. 眼青白:清白高洁。 38. 古人风义:古代的风气义行。 39. 当复还:应该恢复。 40. 吾闻:听说。 41. 渊明:陶渊明。 42. 谢主人:感谢主人。 43. 冥报:冥冥之中的回报。 44. 止谓:只因为。 45. 盘餐:简单的饮食。 46. 何啻:岂止。 47. 渊明诗来:用陶渊明的诗歌来表达感情。 48. 犹可攀:还可以达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房屋环境改善的渴望以及对于潘令卫帮助的感激之情。“广厦千万间”取自杜甫的诗句,寓意为广大的房屋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和温暖。然而诗人自己的生活环境却风雨飘摇,简陋不堪。在这时,潘郎出现了,他捐赠了松木帮助诗人重建房屋。 诗歌后半部分赞美了潘郎的高尚品质,他将杜甫的理想付诸实践,改善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同时,诗人也对世人的吝啬与俗气表示批评,并寄希望于像潘郎一样的人能将古人的高风亮节重新发扬。诗人还通过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对自己受到潘郎帮助的感激之情,认为潘郎的恩情甚至超过了陶渊明对主人的回报。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和谐,既有对杜甫理想的敬意,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潘郎善行的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为南宋诗人郑刚中所作,创作于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年-1162年)。这一时期,正是宋朝历经靖康之难后国力衰微之时,外患频仍、内忧严重。 郑刚中因出身寒门而勤奋好学,最终在南宋初年脱颖而出,步入仕途。然而,他的一生并未平步青云,反而备受曲折。他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曾一度因言论触犯皇帝被贬谪。在岁月流转间,他不得不告别繁华的京城,辗转来到地方担任官员,负责治理民事。 南渡之后,中原大片领土丧失,民生艰难,人才凋零。在这苦难的岁月里,郑刚中忧心国事,时刻关注民生。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民间疾苦,并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矛盾。这首《谢潘令卫惠松木》描述了当时战乱中木材紧缺的社会现象,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