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团团璧月。
今夜广寒真秀发。
何处吹笙。
催得清霜满凤城。
淮南好梦。
镜里星星还种种。
犹记银床。
曾为凉洲唤玉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圆圆如璧。
今晚广寒宫中嫦娥美艳动人。
哪里有谁在吹笙呢?
竟使寒露布满凤城。
淮南的梦想多么美好啊。
镜中的星辰依然繁盛。
还记得那个银色的床。
那时候曾为凉州呼唤美酒。
去完善
释义
1. 团团璧月:形容天空中明亮的月亮。
2. 广寒:指广寒宫,古代传说中月亮的宫殿。
3. 真秀发:形象地说月光使月亮更加明亮。
4. 吹笙:吹奏一种叫做笙的乐器,这里形容声音悠扬动听。
5. 清霜满凤城:清霜满地,说明季节已进入秋季。凤城,指京城。
6. 淮南好梦:淮南地区景色优美,令人陶醉其中,如梦境般美好。
7. 镜里星星还种种:照镜子看到自己的白发,表示已经老去。
8. 银床:指月光下的地面,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
9. 凉州唤玉觞:古时候甘肃一带的凉州有著名的美酒,称之为“玉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丰富,既有广寒宫的冷寂,又有月色如团的美景。作者在描绘月亮时,既采用了“广寒”这个典故,又用“团团璧月”来形象地表现它的圆润和明亮。这两句相辅相成,使月亮的形象更加立体。
接下来,“何处吹笙”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天空转向地面,为下一句“催得清霜满凤城”铺垫了氛围。这里所描述的清霜满地,不仅营造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着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
然后,“淮南好梦”和“镜里星星还种种”两句则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其中的“好梦”可能是指作者在美好时光中度过的人生片段,而“镜里星星”则象征着人老珠黄,暗示着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作者的额头。
最后,“犹记银床。曾为凉洲唤玉觞”两句则是作者对自己过去的回忆。这里的“银床”和“凉洲唤玉觞”都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代表了一段美好的往事。通过对这些往事的回忆,作者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岁月流转时的感慨和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这首词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吴则礼所创作。这首词在公元1157年左右诞生,这是中国南宋时期,一个充满文化繁荣和思想碰撞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吴则礼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为百姓谋福利,但也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他在官场中的遭遇,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这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考。
此外,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大多关心国家政治,关注民生疾苦。他们以笔为剑,用文字揭示社会矛盾,抒发胸中壮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吴则礼的作品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