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野渡咏梅

标题包含
和野渡咏梅
傍宅林园巧,亭垂剪剪茅。 雪香藏冷艳,月影浸疎梢。 桃李陪台等,松筠道义交。 巡簷频索笑,应不厌推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卫宗武"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在历史记录中并不明显。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邻居家中的园林设计巧妙精致,亭子采用修剪整齐的茅草装饰。 芬芳的白雪掩藏着冷艳的花蕊,月光映照着稀疏的枝条。 桃花李树陪伴着花台两旁,松树竹子则是以道义相交的友人。 漫步在屋檐下不断探寻花朵的笑容,想必是不会对反复推敲感到厌倦的。
去完善
释义
傍宅:邻近的住宅 林园:树林和花园 巧:精巧 亭:亭子 垂:下垂 剪剪:修剪整齐 茅:茅草 雪香:指梅花香气 冷艳:冷傲的美色 月影:月光的影子 浸:映照 疎:稀疏 梢:树梢 桃李:桃树和李树 陪台等:作为副手或辅助角色 松筠:松树和竹子,象征坚韧和高雅的品质 道义交:以道德和正义相交的朋友 巡簷:在檐下徘徊 索笑:索要微笑,即引人欢笑 应:应该 不厌:不嫌 推敲:仔细琢磨
去完善
赏析
《和野渡咏梅》卫宗武是诗人借物抒情之作。此诗以梅花为对象,赞颂其独特之美和高尚品质。起首二句写梅花傍宅生长、立于亭旁的情景,勾勒出一种自然脱俗的雅致;接着描绘梅花之香气与冷艳相互辉映的冰清玉洁之境;随后四句则将梅花与桃李、松筠作比,凸显其不与世俗同流的品质。末尾两句更是表达出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觉得它不怕他人的反复品味和探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审美情操和人格操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野渡咏梅》是南宋诗人卫宗武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卫宗武经历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少年时曾受到名师的教导,后来在朝廷任职,担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官职。然而,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并未得到实现,晚年辞官回乡,以教书为生。这一时期,南宋政权日益衰弱,外患频仍,民生疾苦,这些都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歌赋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主要方式。梅花的傲骨迎风、坚韧不拔的品质,成为诗人寄寓理想、表达人生态度的象征。因此,卫宗武在和野渡咏梅时,便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