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雨村居

标题包含
春雨村居
茅簷竹屋吹山风,两山流水环西东。 如闭篷窗小舟坐,四面烟雨春蒙蒙。 块然拥被看周易,炯炯万象罗心胸。 瓶罂所容可半斗,妙理尽在皤腹中。 明朝晏起寒庖空,市小米贱升斗丰。 携篮挑荠奴勿慵,熟煑烂糁供乃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屋檐下吹着山间轻风,两条溪流环绕东西。 如在紧闭船篷的小舟中坐着,四面笼罩在春天的烟雨之中。 裹着被子静静阅读《周易》,明亮的万物在心中呈现。 瓶子里的容量不过半斗,但妙理却蕴含其中。 明日早上起床后厨房已空空如也,市场的小米便宜且丰富。 让家僮拎着篮子去挑荠菜,煮熟做成了美味的粥来供养我的父亲。
去完善
释义
1. "茅簷竹屋":指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简陋房屋,此处为诗人自喻其生活之简朴。 2. "两山流水":指山间的溪流。"环西东"意味着水流方向是东西流向,即沿山谷流动。 3. "如闭篷窗":想象自己如同坐在船舱之中,透过封闭的窗户观赏景致。"小舟"表示一种舒适悠闲的氛围。 4. "四面烟雨":形容四周雾气弥漫,景色朦胧。 5. "块然拥被":诗人以被覆体,形容自己独自一人读书的形象。"块然"有孤独之意。 6. "周易":书名,一本古代经典,主要论述宇宙运行规律及人生哲理。 7. "炯炯万象":明亮的景象和纷繁复杂的事物。这里象征周易中的丰富哲理。 8. "罗心胸":指的是周易中的道理让诗人心胸开阔。 9. "瓶罂所容":指酒壶或酒坛能容纳的酒量。"罂"是一种陶器,常用于盛酒。 10. "半斗":约等于今天的五升,形容酒量大。 11. "妙理":深奥的道理,此指周易中的智慧。 12. "皤腹":大腹便便,这里用来形容腹中满是学问的样子。 13. "明朝晏起":第二天早晨晚些起床。"晏"意为迟,晚。 14. "寒庖空":厨房里的食物已经吃光。"庖"是厨房的意思,"空"是缺失、没有的状态。 15. "市小米贱":集市上的小米价格便宜。 16. "升斗丰":升斗是容量单位,一升是一斗的十分之一,泛指数量不多。这句意思是小米虽少,但有丰富的收获。 17. "携篮挑荠":提着篮子去采摘荠菜。"奴勿慵"是说让家中的奴仆不要偷懒,积极参与劳动。 18. "熟煑烂糁":将荠菜煮熟捣碎成泥状。"供乃翁"意为孝敬给父亲。
去完善
赏析
郑刚中的《春雨村居》描绘出一幅生动立体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将山、水、人、事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呈现出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村落景象。首联用茅簷竹屋与两山流水点明村居环境,由远及近,构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颔联通过“闭篷窗”和“四面烟雨”的描述,展现雨中的世界,春蒙蒙的雨雾为诗歌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颈联则描绘了诗人坐在小舟上研读《周易》的场景,表现了其乐观豁达的心境和对知识的热爱。而末联则转向村居民俗,描写明日早起后的炊事准备,通过“奴勿慵”和“供乃翁”展现了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也展现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使整首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温馨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雨村居这首诗创作于南宋高宗年间,诗人郑刚中以描绘田园风光见长。在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相对稳定,文学领域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不再仅仅关注国家大事和民族矛盾,而是开始关注民间疾苦、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自然风光的描写。郑刚中的诗作主要反映的就是这种风格,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乡村生活图景。 该时段内,郑刚中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他曾任宣州观察使、江南西路转运副使等职。他关心百姓民生,注重农业生产,曾大力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他的诗歌多描绘田间劳作场景,赞美农民辛勤耕耘的精神风貌。 在郑刚中生活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与金国和蒙古形成对峙局面。在这个特殊时期,郑刚中虽身在官场,但始终心系百姓。他用诗歌记录下了当时乡村的风土人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