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盖宽饶

标题包含
盖宽饶
次公清而狂,其本出天性。 惜哉公廉质,不以儒术正。 陷害公峭刻,奸犯语坚劲。 在位及贵戚,合然仇怨盛。 稀迁愈失意,躁戾因以逞。 王生识其趣,劝以全寿命。 胡为不开纳,封事转凌横。 五帝官天下,此语岂君听。 上怒以不改,章下求众定。 礭然金吾奏,直以大逆订。 虽为郑昌颂,万嫉掩一诤。 遂尔属诸吏,羞复受笞榜。 行当北阙下,辄引佩刀刭。 时虽众所怜,终为端士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中提到的"下文同"并非一个公众人物或者历史人物,因此无法提供详细的生平事迹。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个人的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李先生为人清高而有些狂放,这源自他的天性。 可惜他清廉的品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 险恶之徒对他的攻击变得越发犀利,而那些高位和显贵的声音也汇成了一片仇恨的海洋。 频繁的调任让他更加沮丧,暴躁的性格因此得以宣泄。 王先生理解他的苦衷,于是劝他要珍惜生命。 然而他为何不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反而变得更加激进和傲慢呢? 皇帝将权力分享给天下的想法,难道他没有听到吗? 皇帝的愤怒导致了他被解职,这件事需要众人一起决定。 金吾府呈上的奏折明确地指出他的罪行,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侮辱。 尽管他也曾得到郑先生的赞扬,但众多的诽谤使他无法再为自己辩护。 最终他被交付给了司法官员,羞愧得无法接受惩罚。 在行刑的那一天,他在皇宫前拔出佩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许多人对他表示同情,但他最终还是成为了端正之士的痛苦象征。
去完善
释义
1. 次公:指盖宽饶,字次公,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 2. 清而狂:形容盖宽饶为人清正但性格狂放。 3. 本:此处指盖宽饶的本性或个性。 4. 惜哉:表示遗憾。 5. 公廉质:公正廉洁的品质。 6. 不以儒术正:不依靠儒家的学说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7. 陷害公峭刻:批评他人时过于严厉,不够宽厚。 8. 奸犯语坚劲:在谈论违法犯罪的事情时,言辞坚定有力。 9. 在位及贵戚:在任期间与权贵产生矛盾。 10. 仇怨盛:结怨颇深。 11. 稀迁愈失意:很少调动职务,更加感到失意。 12. 躁戾:情绪烦躁,行为乖戾。 13. 王生:生平不详,可能是一位劝告盖宽饶的人。 14. 劝以全寿命:劝说他要保全性命。 15. 胡为不开纳:为什么不听从别人的劝告。 16. 封事:密封的奏折。 17. 凌横:傲慢无礼。 18. 五帝官天下:指的是上古时期的五位皇帝尧舜禹汤等施行禅让制度,传贤不传子。 19. 岂君听:你怎么能听信这种话。 20. 上怒以不改:汉宣帝对他未能改正错误而感到愤怒。 21. 章下求众定:将他的奏疏发给众人,征求大家的意见。 22. 礭然金吾奏:金吾郎直指盖宽饶的言论是大逆之罪。 23. 郑昌颂:郑昌上疏为盖宽饶辩护。 24. 万嫉掩一诤:尽管有很多人嫉妒,但仍然掩盖不住盖宽饶的一番诤言。 25. 遂尔属诸吏:最后被交给有关部门处理。 26. 羞复受笞榜:不愿再受到责罚和侮辱。 27. 行当北阙下:将要走到北阙(皇宫北门)的时候。 28. 辄引佩刀刭:拔出佩刀自刎而死。 29. 时虽众所怜: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同情他。 30. 终为端士病:但最终仍被视为正直之士的死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盖宽饶的廉洁、刚直和忠诚的品质,同时也揭示了他因坚守道义而招致的悲剧命运。诗人通过对盖宽饶性格的描述,表现出了对他的敬佩与惋惜之情。 首联描述了盖宽饶清廉却狂傲的性格,这种性格源于他的天性。诗人认为这是盖宽饶可贵的一面,但同时也是他遭受陷害的原因之一。 颔联提到盖宽饶公正廉洁的本性,遗憾的是他没有用儒家的学问来匡正自己的行为。这一方面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不谙世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对他未能修身齐家的无奈。 颈联揭示了盖宽饶在官场上与权贵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他性格峭刻,言辞坚劲,使得那些与他立场不同的人视他为敌人。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与权贵的对立,最终导致他在官场上失意。 尾联描绘了盖宽饶面对困境时的态度。王生劝他明哲保身,但他却没有听从。反而更加激进了,以至于得罪了皇帝。尽管郑昌为他辩护,但在众多嫉妒者的攻击下,他还是难逃被定罪的下场。最终,他选择了自尽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盖宽饶》这首诗出自北宋诗人文同之手,创作于公元998年至106年之间。文同,字子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历任知州、尚书右丞等职,官至尚书左丞。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北宋正处于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抒发胸臆,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文情怀。 文同本人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他在政治上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关心民生疾苦,主张改革弊政,提倡节俭廉政。然而,由于与权臣王安石的政见不合,他的仕途并不得意。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文同在政治上积极进取,同时又对现实抱有忧虑和无奈的心境。通过描绘盖宽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品格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