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过孔处士庄闻处士往许昌不果往
鹿门隠士肯浪出,荷蓧丈人行不逢。
朝阳昼雨霁复暝,香山无路云重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鹿门的隐士不太愿意轻易出来,
所以在田埂上遇到老丈人的机会也不多。
清晨阳光与细雨交织,忽晴忽暗,
香山的道路被云朵遮蔽,显得扑朔迷离。
去完善
释义
鹿门: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
荷蓧丈人:指姜太公吕望,曾任商朝大夫,因不满纣王无道而弃官隐于山野,以种植瓜果为生。后来被周文王聘为太师,协助武王灭商建周,被封于齐地,成为齐国始祖。
香山: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去完善
赏析
首联:“鹿门隠士肯浪出,荷蓧丈人行不逢。”以鹿门隐士和荷蓧丈人为比喻,表示孔处士不轻易外出,因此作者难以见到他。鹿门隐士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庞德公,荷蓧丈人则是指春秋时期的隐士长沮、桀溺。这两句诗传达了孔处士的隐逸之志。
颔联:“朝阳昼雨霁复暝,香山无路云重重。”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但道路被云雾遮蔽,难以找到路径。这里的香山并非指唐朝诗人白居易隐居的香山,而是虚构的地名,象征着孔处士所在的村庄隐秘难寻。
这首诗通过描绘孔处士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态度,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将过孔处士庄闻处士往许昌不果往》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古诗,由宋代著名文人刘攽创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仁宗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士人阶层受到了优待,因此出现了许多关注自然、向往隐逸的文学作品。
刘攽作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有着丰富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官场起起落落,对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他在诗中却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创作这首诗时,刘攽可能已经听闻了孔处士前往许昌的传闻,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这让他深感遗憾,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孔处士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