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当涂
鸥鹭依寒水,蒹葭静晚风。
烟光秋雨细,树色碧山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鸥鹭依靠寒冷的河水,蒹葭在晚风中静静地摇曳。
烟雾笼罩下的秋雨中,光线显得细腻而柔美;而绿树与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层次丰富的画面。
去完善
释义
《过当涂》米芾: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米芾的一首描写风景的诗。以下是诗词的词句注释:
1. 过当涂:“过”指经过,路过;“当涂”是一个县名,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
2. 鸥鹭依寒水:“鸥鹭”是指海鸥和水鹭,这里泛指鸟类;“依”是依靠的意思;“寒水”是指寒冷的江水。
3. 蒹葭静晚风:“蒹葭”是一种水草,即芦苇;“静”是安静、宁静的意思;“晚风”是指傍晚时分吹拂的微风。
4. 烟光秋雨细:“烟光”是指烟雾弥漫的光景;“秋雨”是指秋天的雨水;“细”是细微、细腻的意思。
5. 树色碧山重:“树色”是指树木的颜色;“碧山”是指绿色的群山;“重”是重叠、浓重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米芾的独特视角描绘了当涂的美景。首联“鸥鹭依寒水,蒹葭静晚风”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傍晚画面:在寒冷的江水中,鸥鹭静静地依偎着;蒹葭在微风吹拂下显得格外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颔联“烟光秋雨细,树色碧山重”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烟雾弥漫的光线下,秋雨绵绵;远处的青山绿树,颜色浓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米芾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创作了这首《过当涂》。当时,北宋王朝内外交困,王安石力图通过变法改革来挽救国家危机,这引起朝廷内部的激烈斗争。米芾身为官员,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
米芾出身贫寒,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进入仕途。他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因此在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中表现得非常积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米芾在官场并不得意,屡遭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他创作了这首《过当涂》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中写道:“三年江左持麾节,一日关西望眼穿。太白山高公去矣,金陵地古我来焉。”表达了米芾对过去三年在江东任职的回忆,以及对关西地区的向往。他还提到了李白和金陵(今南京)的历史,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和历史的研究兴趣。这首诗展示了米芾在政治失意时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对知识的热爱,体现了他在当时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