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东坡苏公三笑图帖

标题包含
题东坡苏公三笑图帖
不觉虎溪过却,轩渠一笑而归。 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鸢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坡:苏轼的号,“苏公”是对苏轼的尊称。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2. 三笑图帖:描述苏轼三笑的图画作品。 3. 不觉虎溪过却:化用佛教故事。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传说唐代高僧惠远在此建寺,有虎守溪,人送客不过溪。一日,惠远送陶渊明、陆修静二人至溪边,三人共论道学,不觉越过虎溪,引来了虎啸,此谓“虎溪三笑”。这里用来形容苏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4. 轩渠一笑:轻松愉快地笑。 5. 真处:真实的地方,真实的自己。 6. 鱼跃鸢飞:出自《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比喻万物各得其所,自由活泼。这里指苏轼内心的喜悦和自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豁达开朗、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诗人以“不觉虎溪过却”为引子,寓意苏轼尽管历经磨难,却始终乐观面对。紧接着的“轩渠一笑而归”,展现出苏轼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笑着面对生活的从容姿态。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鸢飞”表达对苏轼心态的赞美。这两句诗用“鱼跃鸢飞”的意象来形容苏轼的内心世界,表达出他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天真烂漫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如同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鸢鸟在空中翱翔一般,自然且纯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东坡苏公三笑图帖》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袁说友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重大历史变革。他曾任国子祭酒、太常博士等职,后因不满现实而辞官归隐。在这首诗中,他以苏东坡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北宋时期因政治斗争而被贬谪黄州,在那里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影响了后世许多人,袁说友就是其中之一。在《题东坡苏公三笑图帖》中,袁说友通过对苏东坡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所保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