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雪

标题包含
小雪
入夜萧萧响,声消恰转更。 仅能酬节序,不足殄蝗螟。 瓦缝何曾满,庭凹亦未平。 窗疎灯欲死,俱误照书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风声簌簌;声音消失,恰好换更。 只能应对节气时令,不足以消除蝗虫螟蛉。 瓦片之间的缝隙未曾充满,庭院里的凹陷处也未平复。 窗户稀疏,灯光昏暗,全都错误地照亮了书本。
去完善
释义
1. 入夜:指夜晚来临。 2. 萧萧:形容风声等轻快地掠过。 3. 响:声音,这里指的是风声。 4. 消:消失,减弱。 5. 恰:正好,恰好。 6. 转更:指夜间更鼓报时,即换更。古代夜间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 7. 仅能:只能够。 8. 酬节序:遵循季节的变换。 9. 不足:不足以。 10. 殄(tiǎn):消灭,灭绝。 11. 蝗螟:泛指害虫。 12. 瓦缝:房屋瓦片之间的缝隙。 13. 何曾: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哪里”或“怎么”。 14. 满:填满,充满。 15. 庭凹:庭院里的低洼处。 16. 亦未平:也没有填平。 17. 窗疎(shū):窗户稀疏。 18. 灯欲死:灯光微弱,快要熄灭的样子。 19. 俱:都。 20. 误照书明:错误地认为灯光可以照亮书本。
去完善
赏析
《小雪》这首诗通过对“小雪”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入夜萧萧响,声消恰转更”描述了小雪在夜晚降临的过程,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雪花的轻盈和短暂。接下来的“仅能酬节序,不足殄蝗螟”则表达了诗人对小雪的赞美,认为它虽然微小,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瓦缝何曾满,庭凹亦未平”两句则从侧面反映出小雪的轻盈和稀少,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最后,“窗疎灯欲死,俱误照书明”两句则通过灯光的暗淡来表达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整首诗通过对小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雪》是宋朝诗人释居简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公元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的宋朝时期,释居简作为一名僧人,生活在繁华的城市和宁静的寺院之间。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其对自然、宗教和人世的深刻理解。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墨客云集,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 在释居简创作的这首《小雪》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情。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小雪轻盈飘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四季轮回、生命更迭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