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外

标题包含
野外
野外连荒草,楼头正夕阳。 凭栏空远目,何处是吾乡。 王粲从军乐,少陵羁旅伤。 男儿知底事,出处两难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景衡(1072年-1128年),字少伊,号横塘居士,浙江台州黄岩人。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许景衡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历任县令、郡守等职。他勤政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广袤的原野上,杂草丛生;在高楼之上,夕阳正缓缓落下。 我站在栏杆旁,眺望远方,却不知我的故乡在哪里。 我想起了王粲的诗句,描写了从军的欢乐;又想起了杜甫的诗篇,诉说了羁旅的悲伤。 身为男子汉,我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我都难以忘记这两者。
去完善
释义
《野外》许景衡注释: 1. 野外:指远离市区的地方。 2. 楼头:楼顶上。这里借指站在高楼之上。 3. 凭栏:靠着栏杆。 4. 空远目:放眼望去,视野空旷而遥远。 5. 吾乡:我的故乡。 6.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曾作《从军诗》抒发离家从军的感慨。 7. 少陵:唐代诗人杜甫的别号,此处代指杜甫。 8. 羁旅:长久在外漂泊。 9. 男儿:男子汉,指作者自己。 10. 知底事:了解事情的真相。 11. 出处:出去与回来,这里指在朝为官和退隐山林两种生活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野外》诗作表达了作者身处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首先描绘了野外的荒凉景象,接着以楼头的夕阳为背景,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悲凉的氛围。诗人站在楼头栏杆前,放眼望去,却无法找到那遥远的家乡,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极为深沉。同时,诗人借用了王粲的《从军行》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意境,进一步渲染了自己的哀愁与感伤。最后,诗人以“男儿知底事,出处两难忘”的豪言壮语结束,既展现了他作为男子的坚毅与担当,又道出了在进退之间无法忘怀故乡的无奈心情。这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是一首充满浓郁乡愁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外》是北宋诗人许景衡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即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国诗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看法。 许景衡在当时的文人圈中颇有影响力,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在《野外》这首诗中,许景衡通过对野外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寻找宁静的心境。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一个相对动荡的时期,政治斗争激烈,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都选择了逃避现实,寻求心灵的慰藉。而许景衡正是其中的一员,他在诗中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