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叔夏岁除

标题包含
和叔夏岁除
新年节物推排有,旧岁光阴扫荡无。 白发任教装鬓换,青春元自与心符。 茹芝休慕商山老,舍瑟当睎鲁国儒。 三益况逢天下士,夷途从此得归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寅(1098年-1156年),字明仲,号致堂,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他是北宋名臣胡宿之孙,祖籍江苏丹阳。 胡寅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他主张抗金,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年的节日里,事物都在不断发展进步,而过去的时光却一去不复返。尽管头发变白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装扮让它看起来更年轻;我们的心态依然充满青春的活力。我们不必羡慕那些隐居山林的高人,应该追求像孔子那样的大儒,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广泛的知识。有了这样三位益友,我们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内心的平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新年节物:新年的节日物品,这里指代春节时的各种习俗和景物。 2. 旧岁:过去一年。 3. 推排有:形容新年的热闹和丰富多彩。 4. 扫荡无:表示过去一年的时间被迅速清扫掉,如同不存在一般。 5. 白发:老年人的头发变白,这里用来比喻年纪渐长。 6. 装鬓换:更换发型和发饰的意思,这里表示随着年龄增长改变形象。 7. 青春:指人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年轻。 8. 元自:自然,本来。 9. 茹芝:即吃灵芝,象征着过隐居生活。 10. 商山老:商山四皓,西汉初年四位著名的隐士。 11. 舍瑟:放弃音乐修养的技艺,这里指专心于儒家学问。 12. 鲁国儒:孔子是鲁国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这里表示学习儒家思想。 13. 三益:指三种有益的品质或事物。 14. 天下士:指天下的贤能之士。 15. 夷途:平坦的道路。 16. 归愚:回归愚昧,这里表示放弃世俗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时光流转、人生哲理的诗词。诗人在新年之际,感慨时光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追求。 “新年节物推排有,旧岁光阴扫荡无。”诗人以新年的到来比喻时间的推移,强调新事物的出现,同时也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无情。 “白发任教装鬓换,青春元自与心符。”这一联,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心态,即使年岁增长,头发变白,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茹芝休慕商山老,舍瑟当睎鲁国儒。”这两句,诗人以隐士和儒家学者为对比,表达了其人生的追求。他既羡慕隐士的清静生活,又向往儒家的社会责任感。 “三益况逢天下士,夷途从此得归愚。”诗人认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交,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这将帮助他走向更加明智的人生道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叔夏岁除》是南宋诗人胡寅在除夕之夜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167年(南宋乾道三年),正值南宋王朝与金国对峙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胡寅的生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 胡寅自幼聪慧过人,少年时即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然而,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南宋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一方面,金兵屡次南侵,使得江南地区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另一方面,朝政腐败,官僚体制臃肿,民间疾苦无人问津。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寅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效力,但始终未能如愿。 尽管如此,胡寅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他选择了潜心研究学问,关心民生疾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这首诗中,他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