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休亭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且喜:暂时的高兴。
2. 安能保:怎能保证长久安好。
3. 那堪:哪能忍受。
4. 病更忧:疾病时更加忧虑。
5. 藜杖者:拿着藜木拐杖的人,这里指年老的自己。
6. 真个:确实如此。
7. 种瓜侯:比喻种植劳作的平民百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司空图对生活的忧虑和对命运的无奈。首句“且喜安能保”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欣喜于眼前的平静,又担心这种平静无法长久保持。接着的“那堪病更忧”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忧虑,病痛使他更加担忧生活的变故。
接下来的“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描绘了诗人以年迈体弱的形象,依然坚持辛勤耕耘的画面。诗人以“藜杖者”自喻,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种瓜侯”则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歌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休休亭》是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世纪,正是唐朝末年,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此时,司空图辞官归隐,居住在陕西省鄠县的别墅“休休亭”,开始了他的隐逸生活。
在创作这首诗时,司空图已经步入晚年,经历了宦海浮沉、人生坎坷。他曾担任朝廷官员,但因不满朝政腐败,多次请求辞官。在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中,司空图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崇尚恬静、自然的生活态度,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当时,唐朝末年的社会环境十分恶劣,百姓疾苦,战争频繁。司空图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痛心,但无力回天。因此,他选择了隐逸,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诗言志,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