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虞美人

标题包含
虞美人
绿阴初过黄梅雨。 隔叶闻莺语。 睡馀谁遣夕阳斜。 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 天涯走遍终何有。 白发空搔首。 未须锦瑟怨年华。 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又号芗城居士。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叶梦得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叶中是进士出身,曾任尚书郎。叶梦得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查看更多
Jay-Zhao
去完善

译文
绿意初现,正值黄梅时节的细雨。 透过树叶,能听到黄莺的言语。 醒来时,是谁让夕阳缓缓西下? 有时,微风吹过,风儿轻轻吹动了窗前的纱。 走遍天涯海角,最终又能得到什么? 头发已经变白,空自搔首叹息。 不必抱怨岁月的流逝,只需将长笛吹起,让那怨梅花开。
Jay-Zhao
去完善
释义
1. 绿阴:指绿叶遮蔽的树荫。 2. 黄梅雨:指黄梅季节的雨水。 3. 隔叶闻莺语:指从树叶间听到黄莺的叫声。 4. 睡馀:指夜晚醒来之后。 5. 夕阳斜: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6. 微风:指轻轻的风。 7. 天涯走遍:指走遍天涯海角。 8. 白发空搔首:指头发已经变白,却一事无成。 9. 锦瑟:指美好的时光。 10. 怨梅花:指感叹时光的流逝。
Jay-Zhao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佳作,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绿阴初过黄梅雨”,描绘了春天过后,绿树成荫,黄梅雨后的景象。这里的“绿阴”和“黄梅雨”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看到了那绿意盎然的树木和湿润的空气。而“隔叶闻莺语”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莺啼之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睡馀谁遣夕阳斜”,诗人以夕阳为背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微风轻拂,窗纱飘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达到了和谐。 “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人生的感慨。走过天涯,却发现一切皆无,只有白发满头,空自搔首。这种无奈和悲哀,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未须锦瑟怨年华”,诗人表示不必抱怨岁月的无情,而是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诗人用长笛和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虞美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美的独特见解。这首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Jay-Zhao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南宋词人叶梦得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7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入侵中原,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事衰微之时。 在这个时期,叶梦得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等要职,后因与秦桧政见不合而辞官回乡。在辞官期间,他关注国家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词作。 在《虞美人》一词中,叶梦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词中也透露出对时局动荡、国家危亡的忧虑。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词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Jay-Zhao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