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张秘校昔日同游僧舍

标题包含
次张秘校昔日同游僧舍
过去光阴有胜游,翠微深处更乘秋。 偶寻得石坐云坐,莫问作官休未休。 世揉道情尘扰扰,云藏诗壁岁悠悠。 山僧看了须重看,且碧双眸便转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过去时光里美好的游玩回忆,在翠绿的山间深处渡过秋天。 偶尔找到一块石头坐下欣赏云雾,不再关心官场的事情是否已经平息。 这世俗世界打乱了我的道情,而云彩掩盖了诗墙,岁月悠然流逝。 山中的僧人看到这幅景象一定会反复欣赏,他那明亮的双眼中充满了对这些景色的喜爱。
去完善
释义
1. 次:这里是副词,指第二次。 2. 张秘校:名字为张秘的官职名,这里做专有名名词使用。 3. 僧舍:僧人居住的地方。 4. 翠微:青绿的山色。 5. 乘秋:享受秋天,在秋天游玩。 6. 偶寻得石坐云坐:偶然找到一块石头坐下,想象自己在云上坐着。 7. 莫问作官休未休:不用询问是去做官还是休息。 8. 世揉道情尘扰扰:人世间的事情和道家的情感都被尘土所困扰。 9. 云藏诗壁岁悠悠:隐藏在云雾之中的诗歌墙壁岁月悠长。 10. 看了须重看:山中的僧人看到后需要重新再看一次。 11. 且碧双眸便转头:暂且让我的眼睛停留在绿色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黄裳的一首描绘游历与感慨之作。首联以“过去”一词勾起回忆,提及往昔的胜游美景;颔联则把读者带入了静谧的秋日山林,诗人寻觅着过去的足迹,体现了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颈联进一步强调出世俗和道情的冲突,凸显世事如云、岁月沧桑之感;尾联则用山僧看景传达出珍视当下、悠游自然的情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等,使得全诗意蕴深长,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张秘校昔日同游僧舍》是北宋诗人黄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9年,即宋仁宗庆历年间。在这个时期,北宋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这一年里,黄裳的人生经历了不少变化。他早年曾担任过地方官,后因母亲病逝而离职守丧。后来,他被任命为御史台的主薄,负责审理案件。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朋友张秘校一起游览了僧舍,感受到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淡泊。这种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次张秘校昔日同游僧舍》。 诗中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正是北宋中期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当时,佛教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文人雅士都喜欢游览僧舍,与僧人交流。同时,诗歌创作在北宋也非常盛行,文人士大夫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黄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昔日同游僧舍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