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竹(墨梅)
小溪蓬底湖风重。吹破凝酥动。一枝斜映庾门深。冷淡无言香泛、月华清。已经轻瘦谁为共。魂绕徐熙□。耻同桃李困春容。肯向毫端开发、雨云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溪流过低矮的草木,湖水吹起了微风。风吹过水面,像是要打破凝固的酥油一样颤动。一枝花斜斜地映在深幽的院门旁,冷漠而沉默,散发着清香,月光如水般洒落。有谁愿意陪着花儿一起轻盈,它们的灵魂环绕着徐熙的画笔。它们不愿意像桃李一样被困在春天的容颜里,只愿意在云雾般的雨水下绽放光彩。
去完善
释义
《宣州竹(墨梅)》注释:
1. 宣州:今安徽省宣州市,唐代时曾为宣城郡。
2. 小溪蓬底湖风重:描绘了墨梅生长在溪水边,受到风吹的环境。
3. 凝酥:指雪花。这里形容雪后的景色。
4. 一枝斜映庾门深:描绘了墨梅枝条倾斜,生长在庭院深处的景象。
5. 冷淡无言香泛、月华清:描写墨梅的香气清幽,与月光相映成趣。
6. 已经轻瘦谁为共:表示墨梅独自生长在寒冷的冬天。
7. 魂绕徐熙:提到徐熙,这里是用南唐画家徐熙的画作来赞美墨梅的风致。
8. 耻同桃李困春容:表达墨梅不愿意像桃李那样在春天盛开。
9. 肯向毫端开发、雨云中:形容墨梅傲然独立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墨梅的古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梅的形象和气质,展现了其孤傲高洁的品质。“小溪蓬底湖风重”一句写风吹动着湖水,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为接下来的墨梅描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一枝斜映庾门深”描绘出墨梅的姿态,暗含其孤独寂寞之感。而“冷淡无言香泛、月华清”则体现了墨梅的香清淡雅,仿佛月光下的一片静谧。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墨梅轻盈娇弱,并不愿与桃李混为一谈,显示出墨梅的高雅品质。“耻同桃李困春容”中的“耻”字表达了墨梅不愿陷入世俗纷扰的决心,而“肯向毫端开发、雨云中”则暗示着墨梅的坚韧和不屈。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墨梅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雅、坚韧的品质,流露出诗人对墨梅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宣州竹(墨梅)》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吕本中所创作的。据考证,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140年,正值宋金交战时期。吕本中是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此间他因为战乱被迫离开家乡,在宣州逗留期间,感悟到世事如梦,决心投身抗金事业,期望重建家园。这一时期的吕本中心无旁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词创作之中,留下了许多描绘战争、人生和家国情怀的名篇佳作。墨梅图中的梅花傲霜斗雪,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精神。总体来说,吕本中这首《宣州竹(墨梅)》既抒发了自身离乱飘零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抗金事业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