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乐府 上阳白发人 愍怨旷也

标题包含
新乐府 上阳白发人 愍怨旷也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妬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妬。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0 1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您难道没有读过昔日吕向的《美人赋》吗?它讽刺了帝王对美人的迷恋;而现在,又有这首描写上阳宫白发宫女的诗歌。
去完善
释义
吕向美人赋:唐代吕向所作《美人赋》,讽刺帝王迷恋女色;上阳白发歌:即本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上阳宫老宫女的视角展开叙述,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却极具感染力。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开篇描绘了宫女从年轻到年老的悲剧人生,展现了她被幽禁深宫、青春虚度的命运;中间部分细腻刻画了她在宫中的孤独生活,秋夜的寒灯冷雨、春日的寂寞时光,无不透露出深深的哀怨;结尾则通过对比古今,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封建制度下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而“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妬”一句,则巧妙地借景抒情,将自然景象与人物心境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宫女的愁苦,又体现了她对生活的麻木与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充分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通过这位上阳宫女的故事,诗人不仅控诉了封建宫廷制度的残酷,更呼唤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怜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时光回溯至唐代元和年间,彼时白居易正处壮年,怀抱济世之志,任职左拾遗。他目睹宦官专权、朝政日衰,深感民生疾苦与宫女幽怨。这首《上阳白发人》便是在此背景下创作,为新乐府运动中的一篇力作。诗中的上阳宫女子,十六岁入宫,六十岁仍被囚禁于冷宫之中,半生青春付诸东流。她因杨贵妃的嫉妒而遭排挤,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白居易借这一形象,揭示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讽喻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浓烈,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个孤独终老的生命轨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