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入山

标题包含
入山
箯舆轧幽径,乔松矫疎花。 好鸟媚嘉荫,圆吭咽清笳。 膏畦走秧马,茅簷嘶茧车。 谁知天下乐,尽属山人家。 桥横涧水断,寺古林屋斜。 铭架镇法鼓,诗碑记煎茶。 尊者俨如故,天奎失龙蛇。 划然小窗开,五蕊撑谽谺。 斗酒软两脚,捷步穷烟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浙江临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直言敢谏著称。 洪咨夔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中进士,历任国子正、太常博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轿子沿着幽静的小路行进,高大的松树间点缀着稀疏的花朵。美丽的鸟儿在浓密的树荫里欢快地歌唱,好像在应和那悠扬的清笳之声。肥沃的田地上,农民驾着秧马劳作;茅草屋檐下,一辆辆运茧车在奔跑。谁都不知道这世界上最快乐的生活,都在这些山中人家之间流转。小桥横跨涧水,显得十分坚固;古寺隐藏在树林之中,显得有些倾斜。庙里的钟架上摆放着沉重的法鼓,诗碑则记载了关于泡茶的记忆。尊贵的长者依然保持着曾经的威严,而天空中的星辰已经迷失在黑暗的角落。突然之间,窗户被打开,五朵蕊花在窗前摇曳生姿。喝一杯美酒让脚步变得轻快,顺着山势行走,穿越那无尽的烟雾与晚霞。
去完善
释义
1. 箯舆:竹制的交通工具,类似于现代的竹轿或滑竿。 2. 轧:指车子行驶在路上的声音。 3. 乔松:高大的松树。 4. 矫:高大挺拔的样子。 5. 疎花:稀疏的花朵。 6. 好鸟:指唱歌的鸟儿。 7. 媚:用美好的事物来吸引人。 8. 嘉荫:浓密的树荫。 9. 圆吭:形容鸟儿圆润的喉咙。 10. 咽:发出低沉的声音。 11. 清笳:一种吹奏乐器。 12. 膏畦:肥沃的土地。 13. 秧马:水稻插秧时使用的工具,一种小型的竹筏。 14. 茅簷:茅草屋顶。 15. 嘶:发出轻微的声音。 16. 茧车:运输蚕茧的车子。 17. 天下乐:指全天下的人都感到快乐的地方。 18. 山人家:山里的农家。 19. 桥横:桥梁横跨。 20. 涧水断:指小溪被桥阻断。 21. 寺古:古老的寺庙。 22. 林屋斜:树林中的房屋倾斜。 23. 铭架:用来悬挂佛教法器的架子。 24. 法鼓:佛教法事用的鼓。 25. 诗碑:刻有诗句的石碑。 26. 煎茶:泡茶的过程。 27. 尊者:对僧人的尊称。 28. 天奎:天上的北斗七星。 29. 龙蛇:比喻变化莫测的事物。 30. 划然:突然间。 31. 小窗开:窗户打开。 32. 五蕊:指五瓣花。 33. 撑:支撑,伸展。 34. 谽谺:形容山峰险峻的样子。 35. 斗酒:指少量的酒。 36. 软两脚:让脚放松。
去完善
赏析
《入山》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描绘山间景色与人间喜乐的诗歌。诗人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进山途中所见所闻的美景,从山林、田园、乡居到寺庙、人物等方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首联写山中的道路和树木,“镈舆轧幽径”点出乘着竹轿进入深山幽谷的景象,“乔松矫疏花”描绘了高大松树间的稀疏花朵,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清新美景中。颔联通过“好鸟媚嘉荫”和“圆吭咽清笳”展示了山中鸟语花香、悠扬的乐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 颈联描绘了农田里的情景,农人驾驶着秧马在肥沃的土地上劳作,远处传来牛车清脆的铃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宁静。尾联“谁知天下乐,尽属山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淳朴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联描写了山村寺庙的景致,寺庙的古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洗礼。而“尊者俨如故,天奎失龙蛇”则表现了僧人的庄重及佛法的神秘。最后诗人以“五蕊撑谽谺”以及“斗酒软两脚,捷步穷烟霞”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壮丽景象,将全诗推向高潮,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入山》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外患频仍,使得士人纷纷寻求隐逸的生活,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洪咨夔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任官职,但对时政深感不满,因此在晚年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入山》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金兵南下,占领了北宋都城汴京,北宋灭亡。随后,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定都临安。然而,南宋政权仍然受到金国的压迫,军事形势十分紧张。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士人选择隐居山林,逃避现实,寻找心灵的慰藉。洪咨夔也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通过归隐山林,摆脱世俗的烦恼,过上宁静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