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述所怀寄秘阁侍郎

标题包含
偶述所怀寄秘阁侍郎
何事情怀鬰不开,为思蓬阁谪仙才。 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 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 清晨懒把菱花照,两鬓如丝堪自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什么事情使人心绪郁结,无法舒展?是思念那被贬谪的才子们。 整夜都在梦中寻求他们的踪影,然而已经过了整整一个月,却依旧没有收到他们的诗篇。 夜晚的房间只听到蟋蟀的啼鸣,庭院中只有蔓生的苔藓。 早晨懒得去镜子前看看自己,头发已经像丝线一样苍白,只能自我解嘲。
去完善
释义
1. 情:情感 2. 怀:心怀,心情 3. 郁:抑郁,郁闷 4. 开:敞开,放松 5. 为:因为 6. 蓬阁:指秘书省。蓬阁,即秘书省的别称。秘书省是唐朝时期负责管理图书的机构。这里指代被贬谪到秘书省的李白。 7. 谪仙:形容才学出众之人。这里是李白的别号。 8. 通宵:整个晚上 9. 梦魂:指梦境或灵魂 10. 隔月:相隔一个月 11. 篇咏:诗篇,诗歌 12. 来:到来,出现 13. 夜室:夜晚的房间 14. 蟋蟀:昆虫名,即促织,鸣叫时发出声音。在这里是诗人听到的声音,表示夜深人静之时。 15. 秋庭:秋天的庭院 16. 莓苔:植物名,一种地衣类植物,生长于阴湿环境中。 17. 清晨:早晨,黎明时分 18. 菱花:古代铜镜的一种样式,通常呈圆形,周围饰有花纹。 19. 两鬓:头两侧的发髻 20. 如丝:形容头发细长如丝线 21. 堪:可以,能够 22. 自咍:自己嘲笑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五代十国时期文人李昉的抒情之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哀愁。 首先,诗的首联“何事情怀欝不开,为思蓬阁谪仙才”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致心情郁结无法舒展的郁闷之情,同时亦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犹如被贬谪仙人般的才华的敬仰。 接着,诗的颔联“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揭示了诗人因内心惆怅而无法入睡,只能在梦境中寻找友人的影子,而友人那边也已一月没有来信或诗篇的传来,这无疑是加深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知音难觅的叹惋。 接下来的颈联“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则是通过对夜晚室内蟋蟀悲鸣的描绘,以及秋天庭院中长满苔藓的景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与冷落,暗含了诗人生活的困顿和精神上的失落。 最后,诗的尾联“清晨懒把菱花照,两鬓如丝堪自咍”表达了诗人早晨起床后不愿对镜梳妆,因为看到满头白发,不禁感叹岁月匆匆和自己的无所作为,带着几分无奈和自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述所怀寄秘阁侍郎》这首诗出自五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李昉之手。诗中的“秘阁侍郎”是指当时在皇宫内负责图书整理、编修的官员。这首诗是李昉写给这位朋友的,表达了他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李昉生于晚唐时期,他的父亲曾任唐朝御史大夫,后因战乱全家南渡至江南地区。五代十国时期,李昉历任后汉、后周朝臣,曾担任过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要职。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的动荡时期,各个政权更替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然而,作为一代贤臣,李昉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为国家和人民尽忠职守。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昉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人生观与他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坚韧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