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夕八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元夕八首 其四
麝圆䭔拍澄沙团,馉饳糖霜乳橘盘。 蕉叶柿花宜利少,叫声浑杂市声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香喷喷的豆沙团团包裹麝香果,糖霜裹着乳橘做成果盘。 芭蕉叶包裹着柿子品尝其美味,市井叫卖声中充满欢声笑语。
去完善
释义
1. "麝圆䭔":指汤圆,因其形圆如弹丸,又寓意团圆。 2. "澄沙团":制作元宵的一种原料,是糯米粉加豆沙制成的馅料。 3. "馉饳":一种面点,以其形状像蚕茧而得名,内有馅料,通常是用糖和芝麻制成。 4. "糖霜乳橘":指橘子外皮涂抹了糖霜。 5. "蕉叶柿花":指用蕉叶包裹的柿饼,这里“利少”应该是指柿饼的味道与汤圆、馉饳等比较起来稍逊一筹。 6. "叫声浑杂":指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元夕八首 其四》描绘了元宵佳节的欢乐气氛,展示了民间丰富的饮食文化。诗人运用细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这特殊日子里享受美食的场景。“麝圆䭔拍澄沙团,馉饳糖霜乳橘盘”两句,展示了人们制作和品尝元宵、油炸食品等节日特色食物的情景。诗人以“澄沙团”和“乳橘盘”来形象地展示这些食物的鲜美口感,使得人们在品味诗词时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美味。 接下来的“蕉叶柿花宜利少,叫声浑杂市声欢”两句,则以轻松愉悦的笔调描绘出人们在集市上欣赏表演、尽情玩乐的画面。诗人巧妙地将“蕉叶柿花”与“叫声”融入诗中,使人们仿佛置身于热闹喧嚣的市场环境中,感受到了元宵佳节带给人们的喜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夕八首 其四》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世崇所作,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年间,中国正处于历史动荡的时期,中原地区的领土被金国侵占,南宋朝廷被迫偏安江南一隅。在这个特殊时期,诗人在政治上受到压迫,但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以诗词为武器,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景象,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诗人陈世崇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他的一生历经沧桑,多次遭受贬谪之苦。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却因直言敢谏而触怒权贵,仕途坎坷。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元夕八首 其四》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元宵节(元夕)的景象,通过对火树银花、繁星闪烁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身处乱世,无法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