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听蛙轩

标题包含
题听蛙轩
白杜诗人大方家,诗两牛腰书五车。 高谈世事坐扪虱,大扁丈室名听蛙。 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 蛙有何好君赏音,从黾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听高冈丹凤鸣,又胡不听华亭鹤唳声。 答云二物不间出,吾与此蛙别有情。 年来凤去避矰弋,梧桐其栖竹其食。 有时伸喙鸣朝阳,反被妖乌豪鹞击。 鹤亦远引归辽东,无缘得近华清宫。 纵鸣九皋许嘹唳,流矢伤翼愁天翁。 不如且听蛙声好,唤回梦觉春池早。 纵饶翡翠上苕兰,差胜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头曰不然,夫君标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雏鹓,吾道岂得长迍邅。 不妨少待两三年,一鸣惊人飞冲天。 群蛙蜿蝡何足怜,弃置官池任啾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位诗人有着优雅的风度,才华横溢,擅长在各种场合畅谈时事。他富有智慧,为人谦逊,乐于倾听各种声音,尤其是那些可能不太被人们重视的声音,比如青蛙。他看到社会上的许多问题,并思考解决之道,他的善良和热情让人敬仰。然而,世间总有诸多无奈与困境,他希望自己能像凤凰一样,成为一只闪耀着光芒的鸟儿,但他也明白这并非易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他也宁愿选择退一步聆听青蛙的声音,因为那也是生命的一种表达,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他知道无论人生道路如何曲折,只要坚定信念,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他对年轻人充满了期待和鼓励,希望他们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勇敢地追求梦想,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展翅高飞,一鸣惊人。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青蛙们,也值得尊重,因为他们也同样是世界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同样具有意义。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题听蛙轩》这首诗的主题看似是聆听蛙鸣,实际上却透露出作者对时事的关心和对于世事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蛙声的描述,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借青蛙、凤凰和鹤等生物的命运,抒发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的批判。 首联中,诗人以白杜诗人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以五车诗书作为自己的财富,凸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然不群的才华。接下来的三联里,诗人通过描绘青蛙、凤凰和鹤三种动物的命运,暗示了社会现实的复杂与无奈。其中,“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这一句则表现出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讽刺。 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他坚信只要等待时机,终究可以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虽然在这个时期内,需要忍受诸如“群蛙蜿蜒”之类的困扰,但诗人对此并不十分在意。整首诗由描绘青蛙叫声开篇,继而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抨击,最后以积极的心态结尾,展现了诗人敏感的社会洞察力和深沉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听蛙轩》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迈于淳祐年间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北方金国对南宋的威胁仍然存在,南宋朝廷内部权臣争斗不休,使诗人对国家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王迈这一时期的命运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但因直言敢谏,遭权臣排挤,数度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坚守信念,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在闲暇之余,他时常在乡村田园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观察自然,抒发情感。 在这种背景下,王迈创作了《题听蛙轩》一诗。诗中以青蛙鼓噪的声音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纷扰、官场黑暗的忧虑和愤懑。诗人借“听蛙轩”这一意象,传达出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