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顺心的事经常占大部分,可以倾诉的人却寥寥无几。自己认识那位来自荆门的才子,梦里仍然驰骋铁马,激战城南。
去完善
释义
《别子才司令》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句意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经常占据大多数,约七八成。表达的是一种普遍的感叹和无奈。
2. 可与语人无二三:能够相互倾诉的人很少,大部分事情只能自己承受。
3. 自识荆门子才甫:荆门,地名,位于湖北;子才甫,人名,即作者的友人。这句意味着作者从认识这位朋友开始,即与之产生了深厚的友情。
4. 梦驰铁马战城南:铁马,指披甲的战马;战城南,典出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战城南》,描述了战争场景。这句话象征两人共同梦想的沙场奋勇和忠君报国之志。
去完善
赏析
《别子才司令》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哲理。首句“不如意事常八九”揭示了人生的常态,即在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之事占大多数。诗人通过这一表述传达了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悟。接下来的“可与语人无二三”则进一步表明,虽然人生中不顺心的事居多,但能够与我们分享这些心情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既表现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也反映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不愿或无法倾诉的尴尬。
诗的后两句“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是诗人向对方表达敬意与期许。诗人提到荆门子才甫,实际上是将对方比作古代英勇善战的将领。这里的“梦驰铁马战城南”意味着期望对方在文学创作中勇往直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这两句诗歌充分体现出诗人对后辈的激励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总体而言,《别子才司令》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人生体悟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吸引了读者。它让人们明白人生中的困境和挣扎难以避免,而能够理解并分担这些情感的知己却是可遇而不可求。同时,这首诗还传递出对年轻一代才华的认可和鼓励,希望他们能在文学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别子才司令》是南宋著名诗人方岳所作。诗作于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此时,距离靖康之变已过去百年,宋朝疆域日蹙,国势衰微,而南宋政权内部,权臣当道,政局动荡。
在这个背景下,诗人方岳正值中年,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因其文学才能被荐为国子正。然而好景不长,他在官场遭受排挤,后被贬谪至南方。在辗转流离的日子里,方岳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共度艰难岁月。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文人士大夫普遍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希望国家能够振兴。然而现实却是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他们深感无力回天,于是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文之中,通过抒发个人情怀来展现对国家的忧虑和期盼。这首诗就是方岳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