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外泛雪

标题包含
湖外泛雪
雨雪连朝意未休,支筇难步最高楼。 梅花不识春风面,野水相平古渡头。 船上看山无屋碍,尘中阅世似沤浮。 一生穷苦缘诗僻,莫把诗穷认作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嵎(1167年-1230年),字仲止,号云泉,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薛嵎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连续数日的雨雪连绵不绝,撑着竹杖也难以攀登最高的楼阁。梅花还没有领略春风的温柔,原野上的水波与古老的渡口齐平。在船上欣赏山水时,没有房屋的阻碍,仿佛世间万象如同泡沫般漂浮不定。一生的困厄和贫穷都源于诗词的热爱,但不要把诗意的贫困当作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雨雪":即指下雪的天气。这里是指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雪。 2. "连朝":接连数日。 3. "意未休":意指雪意未尽,也就是雪还在持续下。 4. "支筇":撑持竹杖,表示诗人出行的一种方式。 5. "最高楼":一般指高楼的顶层,这里可能指的是观赏风景的最佳位置。 6. "梅花":春天常见的花种,暗含春天的到来。 7. "不识春风面":此处表达的是梅花尚未开花,无法欣赏到春意盎然的美景。 8. "野水":田野间的水流。 9. "古渡头":古时的渡口。 10. "看山无屋碍":意指在船上看到的景色中没有房屋的阻碍,视野开阔。 11. "尘中":俗世的纷繁复杂。 12. "阅世":经历世事。 13. "沤浮":形容事物短暂无常,像水泡一样出现又消失。 14. "穷苦":生活困苦,这里主要指诗人自己的生活境遇。 15. "诗僻":对诗歌的偏好和执着。 16. "莫把":不要将...误解为...。 17. "诗穷":形容写诗时遇到困难或困境。 18. "认作愁":理解为愁苦。
去完善
赏析
《湖外泛雪》是明代诗人薛嵎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诗人以雨雪、梅花、野水等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了自己在船上看山时的开阔视野和世事如烟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劝诫世人不要把诗人的贫穷视为痛苦,而应该将这种贫困看作是诗人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象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诗歌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湖外泛雪》是南宋诗人薛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59年,即南宋理宗宝祐七年。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宋晚期,时局动荡不安。由于金国的侵略和内乱,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个背景下,薛嵎写下了这首描绘西湖雪景的诗。 薛嵎本人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墨客,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曾受到朝廷的征召,但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出任官职。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于时局的忧虑和感慨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雪景,表达了薛嵎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船头一柄雪”来形容西湖的雪景,既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轻盈和飘落之美,又隐含了国家命运如同雪花般飘忽不定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