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意 其二

标题包含
古意 其二
秉心若松柏,洁志如雪霜。 松柏摧为薪,雪霜晞春阳。 乃知丈夫勇,万物无以方。 赐兮不受命,枨也安得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公元1023年,卒于公元1104年,享年82岁。 刘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刘筠是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刘攽自幼受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坚定的内心如同松柏,纯洁的志向如同雪霜。松柏可以被摧残,变成柴火;雪霜可以消融,沐浴春光。尽管如此,人们依然赞美男子的勇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有些人得到恩赐却不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样的心态怎能称得上坚强?
去完善
释义
《古意 其二》刘攽注释: 1.秉心:持心,保持心境。 2.若:像……一样。 3.松柏:松树和柏树,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 4.摧:毁坏。 5.为薪:成为柴火。 6.晞:晒干。 7.春阳:春天的阳光,这里指温暖和煦的环境。 8.乃知:才知道。 9.丈夫:男子汉大丈夫。 10.勇:勇敢,勇往直前。 11.无以方:无法用其他事物来比拟。 12.赐兮不受命:受到恩赐却不接受命令。 13.枨也安得刚:坚守信仰才能得到刚正不阿的品质。 14.安:才能。 15.得:得到,获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松柏和雪霜的意象开篇,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高洁的品质。然而,松柏最终可能被砍伐成柴火,雪霜在阳光的照耀下也会消融,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现实的压力。尽管如此,诗人在此提出了“丈夫勇”的理念,认为真正的勇敢在于面对逆境时仍能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因此,即便受命于困境,依然能保持坚定的决心和勇敢的气概。这是一种超越万物的力量和品质,使人感受到诗人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其二》是北宋著名文人刘攽的一首词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70年,正值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这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文人墨客的交往频繁,形成了“文治盛世”。 刘攽在此时虽然身为官员,但由于他性格刚正不阿、直言不讳,时常得罪权贵,导致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攽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