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
大悲心上流出底,呼为切脚若为评。
不知切脚什么字,写不成兮呼不成。
依依稀稀如半月,髣髣髴髴若三星。
分付老昭诸善士,生生世世寿康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悲心所流露出来的,被称为真切评价的根源。
不了解真切评价的关键所在,使得无法表达出来也无法呼唤出来。
这感觉如同半轮明月一般隐约可见,又像是三颗闪烁的星星。
请向老昭和其他善良的人们传递信息,愿他们永生安宁健康长寿。
去完善
释义
《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是宋代僧人释心月的诗作。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大悲心上流出底:"大悲心"是指慈悲之心。这句是说,从菩萨慈悲的心中流出的经文。
2. 呼为切脚若为评:"呼"是动词,表示称呼;"切脚"是佛教术语,指直接从经典中引用的语句;"若为评"是假设性的问题,意为如果给予评价的话。这句是说,这种直接从经典中引用的语句应该怎么评价呢?
3. 不知切脚什么字:这句是在自问,这些引用的句子中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4. 写不成兮呼不成:"写不成"是说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呼不成"是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句是说,这种感觉既无法用文字也无法用语言表达。
5. 依依稀稀如半月:"依依稀稀"是形容模模糊糊的样子;"半月"在这里是比喻,形容部分清楚、部分模糊的感觉。这句是说,这种感觉就像半个月亮一样,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6. 髣髴髴若三星:"髣髴髴"是形容隐约可见的样子;"三星"在古代文学中指明亮的星星。这句是说,这种感觉就像天空中的三颗明亮的星星一样,时隐时现。
7. 分付老昭诸善士:"分付"是交付的意思;"老昭"是诗人的自称;"诸善士"是对其他僧人的尊称。这句是说,我将这种感觉交给了其他的僧人们。
8. 生生世世寿康宁:"生"是生存的意思;"寿康宁"是祝愿他人健康长寿的用语。这句是说,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康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是由释心月所作。从诗题来看,这是一首与佛教有关的作品,是释心月在讲解佛经时,为鼓励信徒们生发出慈悲之心而作的诗。
“大悲心上流出底,呼为切脚若为评”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认为,真正的慈悲应该发自内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这个观点与佛教的核心教义相呼应:内心的觉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和救赎。“切脚”一词在这里是指一种诗文形式的批评方法,诗人以此比喻对内心慈悲的深入探讨。
“不知切脚什么字,写不成兮呼不成。依依稀稀如半月,髣髴髴若三星”这四句描绘了诗人对于深刻理解和实践慈悲之心的困惑。他无法找到合适的文字来表达这种感受,只能以朦胧的意象来传达。这表达了诗人对佛学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他用“半月”和“三星”来形容自己的领悟,形象地表现出这种感受既清晰又模糊的特点。
最后一句“分付老昭诸善士,生生世世寿康宁”则是对信众们的祝愿。诗人希望那些有慈悲之心的善士能够获得长寿和安宁的生活,这是佛教教义的体现,也是诗人对信徒的美好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添藏经施主水陆升座说偈》是宋代僧人释心月的作品。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追求,以及对众生福祉的关注。在这首诗的背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一些创作背景。
首先,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人墨客云集、佛学研究繁荣的时期。佛教在宋代得到了高度发展,许多寺庙和僧侣都在传播佛学教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释心月作为一位僧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自然受到了佛学熏陶。
其次,在这个时期,作者可能遇到了一些人生挫折或者内心困扰。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和对生活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使他变得更加慈悲为怀,关心众生的福祉。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宋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佛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心月作为一位有思想的僧人,积极思考人生的真谛,并通过诗歌传达了自己的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