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浔阳望庐山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此时东林寺已经近在咫尺,夕阳西下,耳畔只传来悠扬的钟声,在寂静的暮色中久久回响。

去完善
释义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位于庐山脚下,由慧远创建;空闻钟:只听到钟声回荡,却无人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望”为核心展开描写,从视觉上的名山难遇,到突然看见香炉峰的惊喜,再到听觉上钟声的余韵,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开篇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旅途中的期待与失落;第三句点明地点,将目光聚焦于庐山,为后文铺垫。接着诗人巧妙融入典故,借慧远的故事表达自己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结尾一句尤为绝妙,“空闻钟”不仅渲染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更暗含禅机,让人联想到佛门的清净与人生的大智慧。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特有的淡雅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孟浩然正处于他人生的中后期。他一生多次科举不第,仕途坎坷,便将更多的心力寄托于山水之间。这次他乘船漂泊数千里,一路寻访名山大川却始终未能如愿。直至行舟至浔阳,才得以望见庐山香炉峰的雄姿。他想起曾读过的东晋高僧慧远传记,对那种超脱尘世的生活心生向往,而此刻临近东林精舍,暮色中只闻钟声回荡,更添几分清幽与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

去完善